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小米最便宜的 5G 手机现在起价 199 美元

Posted on 2022-03-29

自 2013 年推出廉价 Redmi 产品线以来,小米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虽然后者已经将其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广泛的价格范围,但它并不打算放弃廉价市场。在 4 月 6 日成立 12 周年之前,小米宣布推出一款新的 Redmi 10 5G,起价 199 美元,恰好是该公司以及一些市场迄今为止最便宜的 5G 智能手机。从长远来看, OnePlus Nord N200 5G售价 240 美元,三星最近推出的 Galaxy A13 5G 售价250 美元。

Redmi 10 5G(不要与仅支持 4G 的 Redmi 10 或 10A 混淆)由具有双 5G 待机功能的八核联发科天玑 700处理器提供动力,并在基于 Android 11 的 MIUI 13 上运行。尺寸为 6.58 英寸的 2,408 x 1,080 液晶显示屏,刷新率高达 90Hz,以及支持 18W 快速充电的大容量 5,000mAh 电池(有趣的是,这款手机配备了 22.5W 充电器)、侧面安装的指纹传感器和 3.5毫米耳机插孔。

红米10 5G在 《极光绿》中的红米 10 5G。

小米

在设计方面并没有太多变化——只是一个带有凹槽同心圆纹理和平坦边缘的塑料机身。摄影也是如此:只有一个 50 兆像素的主摄像头与背面的 2 兆像素深度摄像头配对,再加上屏幕上方的 5 兆像素“点滴”自拍相机。

与目前所有小米手机一样,Redmi 10 5G 不会前往美国,但一位发言人证实,我们可以期待它登陆小米的大部分全球市场,包括英国、欧洲、东南亚、中东东多。您将有两种选择:199 美元的型号配备 4GB 的 RAM 和 64GB 的内部存储,而 229 美元的版本将存储容量提高到 128GB。这些将采用“石墨灰”、“铬银”和“极光绿”。

红米 Note 11 Pro+ 5G 在红米 Note 11 Pro+ 5G 在“森林之绿”中。

小米

面向国际市场的还有更高端的红米 Note 11 Pro+ 5G 和红米 Note 11S 5G,两者都配备了联发科处理器(分别为天玑 920 和天玑 810),双 5G 待机,侧装指纹识别器、一个红外线发射器、一个 3.5 毫米耳机插孔和双扬声器(Pro+ 上带有 JBL 调谐)。

Redmi Note 11 Pro+ 5G 自 10 月起在中国上市,得益于小米的 120W HyperCharge技术,其 4,500mAh 双芯电池可实现 15 分钟快速充电。您还将获得一个 6.67 英寸 2,400 x 1,080 AMOLED 屏幕,它可提供高达 120Hz 的刷新率和高达 360Hz 的触摸采样率,以实现一些流畅的滚动,以及高达 700 尼特的高亮度模式,适合户外使用。凭借其 108 像素主摄像头(三星 HM2 传感器)、8 像素超广角摄像头、2 像素远距微距相机和 16 像素打孔自拍相机,您应该能够从该设备中获得一些漂亮的照片。价格从 369 美元(6GB + 128GB)到 449 美元(8GB + 256GB)不等,您可以选择“石墨灰”、“星蓝”或“森林绿”。

红米 Note 11S 5G 在 Redmi Note 11S 5G 有“午夜黑”、“暮光蓝”和“星光蓝”。

小米

稍微便宜一点的红米 Note 11S 5G 是中国早期红米 Note 11 5G的一个小版本,主要区别在于背面额外的 2 兆像素微距相机。其余部分似乎相同:6.6 英寸 2,400 x 1,080 LCD(90Hz 刷新率、240Hz 触摸采样率)、5,000mAh 电池和 33W 快速充电、50MP 主摄像头、8MP 超广角摄像头和 13MP打孔自拍相机。价格从 249 美元(4GB + 64GB)到 299 美元(6GB + 128GB)不等,颜色选择包括“午夜黑”、“暮光蓝”和闪亮的“星光蓝”。

来源: https://www.engadget.com/redmi-10-5g-redmi-note-11-pro-plus-5g-120w-hypercharge-124520823.html?src=rss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