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 Product Hunt
  • Visual Capitalist
  • Elon Musk
Menu

周一沉思(品味的智慧)

Posted on 2022-04-05
周一-Musings@2x.png
在您的浏览器中阅读此处。

嗨朋友们,

来自奥斯汀的问候!

伙计,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我们将在周三结束第 8 次写作通道队列,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提供了两个全职工作机会。我在公司方面有大新闻要宣布(我们将在新的垂直领域推出新产品),但我要等到夏天才能分享具体细节。

如果您有兴趣在 10 月份加入下一个“写文章”队列, 请单击此处,我​​将向您发送有关它的详细信息。

这是我本周想分享的内容:

  1. ​Write of Passage Podcast :说到Write of Passage,这是对我写作哲学的最好介绍。这是一系列 4-8 分钟的播客剧集,如果您正在寻找一个开始的地方,我推荐关于辛普森一家的剧集或关于冒名顶替综合症的剧集。 (在这里收听: Apple | Spotify )
    ​​​
  2. ​Never -Ending Now:互联网扭曲了我们对现实的看法,因为它具有这样的新近度偏见。它让我们对过去 48 小时内的趋势和发生的事情过度着迷,而牺牲了历史和哲学领域的永恒思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被困在一个永无止境的现在。

​​​

95weqB48pD53HAQp31g4gH?w=800&fit=max​​​

我这周学到的最酷的事情

幼儿如何吃

上周,我偶然发现了一个名为The Wisdom of Taste的相对不为人知的 Twitter 帐户。它的论点很简单:你的身体知道它需要什么,所以在饮食方面,你应该相信你的味蕾,多吃好吃的东西。

稍后我将更多地讨论加工食品,但让我们从一项关于可以吃任何他们想吃的东西的幼儿的研究开始。他们只吃好吃的东西,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既不太胖也不太瘦,而且从不缺乏任何维生素或矿物质。

您会在下面找到孩子们可以吃的食物清单。没有加工食品。相反,他们吃红肉、骨髓、碳水化合物、水果和鸡蛋等食物。由于没有人可以支配他们的选择,他们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电子邮件

​​​

— —

暴饮暴食

阅读这项研究让我觉得即使味蕾很聪明,加工食品也会导致它们出现故障。

首先,让我们谈谈暴饮暴食,因为“少吃”是一种常见的饮食处方。人们不会在牛排上吃得过多。他们过度食用垃圾食品。因此,大多数暴饮暴食问题首先是人们放入口中的食物种类。即使是糖果也是如此。你可以狂吃 Twinkies,但如果你吃太多蜂蜜,你的身体会尖叫着让你停下来。

这让我们想到了加工食品。沃伦·巴菲特曾被问及可口可乐,他说:“可乐没有味觉记忆。您可以在上午 9 点、上午 11 点、下午 5 点喝一杯。你不能用奶油苏打水、根汁汽水、橙子、葡萄来做到这一点。一段时间后你会厌倦它们。普通人每天喝 64 盎司的液体,而你可以喝掉所有 64 盎司的可乐。”

缺乏味觉记忆是可口可乐如此赚钱的原因之一。该配方经过精心设计,不带有味觉记忆,这就是这种饮料如此令人上瘾的原因。

奇多是类似的。根据食品科学家史蒂文威瑟利的说法,它们带来了如此多的乐趣,因为每一口烟在你嘴里融化的方式。食物在口中融化的方式被称为“消失的热量密度”,这会让你的大脑认为食物中没有热量,这就是为什么你可以吃这么久的原因。

— —

当自然变得无聊时

在一篇名为“成瘾垃圾食品的非凡科学”的文章中有一条可怕的台词,一位曾在美国最大的食品公司:坎贝尔汤、通用食品、卡夫和百事可乐工作的食品科学家说:“我已经优化了汤。我已经优化了比萨饼。我优化了沙拉酱和泡菜。在这个领域,我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人。”

在最初的实验中,幼儿吃的天然食物应该如何与之竞争?

不优化的公司会被压垮。几年前,我和一位专业的食品科学家呆了一周。我问她:“在选择食物的时候,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什么?”

她的回答很明确:“品味。”

这就是为什么食品经过精心设计以使其味道好,通常以牺牲营养为代价。考虑一下 Prego 的意大利面番茄酱。到底能有多糟糕?这只是番茄酱,对吧?没那么快。仅次于西红柿的第二大成分是糖。半杯 Prego 传统的含糖量与两块以上的奥利奥饼干一样多——超过成人每日推荐钠含量的三分之一。

我们不能指望普通人对阅读每一个营养标签保持警惕。他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其他的事情要发生。相反,他们做了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人类服务的事情:信任生物学。

但是加工食品会扭曲我们过去正确信任的信号。

— —

信息就是食物

这一切如何适用于我的“写文章”工作?

成为更好的作家首先要成为更好的信息消费者。信息是食物的一个出人意料的好比喻。在内心深处,我们已经知道这一点。当我们谈论信息时,我们会说:

  • 我需要消化这个想法。
  • 她有求知欲。
  • 他消费了很多新闻。

但就像现代超市一样,互联网上充斥着旨在颠覆您的直觉并鼓励上瘾性消费的信息。疯狂滚动 Instagram 的盲目性和暴食垃圾食品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经过科学设计,以至于我们都违背了我们更好的本性。

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信息消费者,首先要问:我生活中处理过的信息在哪里,我怎样才能删除它?

重点不是你只需要吃蔬菜。前面提到的蹒跚学步的孩子吃了牛排、水果、骨髓和许多其他美味的食物。但是你应该戒掉超级工程垃圾食品。做对了,你就可以再次相信品味的智慧。

本周照片

电子邮件

​​​

参观 Red Rocks 是我 2022 年的第一个愿望清单项目,而在周末,我在周五和周六举行的一对音乐会将其从清单中剔除。

如果你有机会参观,你必须去。首先,露天环境很棒。户外音乐会比俱乐部或体育场更令人愉快,尤其是当它由两块巨大的岩石排列时。其次,宽阔而上升的排给你跳舞的空间,而坡度的陡峭确保你永远不会有阻碍的视野。

有一个创意周,

大卫佩雷尔标志 2x

谢谢阅读!如果您认真学习写作,请注册我的 50 天写作系列。我会向您发送一系列关于工艺各个方面的电子邮件,从寻找新想法到编辑您的文章,再到建立电子邮件列表。

如果您想更新您的电子邮件设置,请选择以下选项之一。

1. 单击此处仅取消订阅星期一沉思。

2.退订将从以后的所有邮件中删除。那会让我难过。但是,嘿…我明白了。你很忙。只要知道,一旦您点击此链接,您将不会再收到我的任何电子邮件。如果您想退出 Monday Musings 并且没有看到上面的链接,请点击回复并告诉我。我会亲自为你处理。

3. 如果您有兴趣订阅我的其他邮件, 请点击此处。特别是,我推荐我的每周星期五查找电子邮件。在其中,我每周都会分享我最喜欢的书籍、文章、视频和播客。

10900 Research Blvd Ste 160C PMB 3016, Austin, Texas 78759

来源: https://www.inoreader.com/article/3a9c6e7a2ee30031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Bob Nystrom (1)
  • Joel on Software (1)
  • John Resig (1)
  • Laurence Gellert's Blog (1)
  • Matt Might's blog (3)
  • News Letter (168)
  • Philip Walton (1)
  • Pivotal (1)
  • Scott Hanselman's Blog (2)
  • Tom's blog (1)
  • 英文媒体 (33,370)
    • Ars Technica (2,179)
    • Daily Infographic (254)
    • Engadget (5,284)
    • Enonomist (77)
    • FlowingData (230)
    • Hacker News (773)
    • Hacker News Daily (285)
    • Hacker Noon (125)
    • Harvard Health (141)
    • KK – Cool Tools (187)
    • KK – Recomendo (233)
    • Make Use Of (158)
    • NASA Astronomy Picture (241)
    • Product Hunt (6,707)
    • Psyche (207)
    • Quanta Magazine (173)
    • Science current issue (460)
    • Sidebar (938)
    • Singularity HUB (256)
    • TechCrunch (8,294)
    • The Practical Developer (99)
    • The Verge (5,728)
    • Visual Capitalist (341)
  • 英文推特 (15,994)
    • Bill Gates (306)
    • Brett Winton (1,161)
    • Cathie Wood (277)
    • Durov's Channel (25)
    • Elon Musk (4,675)
    • GeekWire (2,694)
    • Hunter Walk (48)
    • Mark Gurman (973)
    • Naval (660)
    • Parag Agrawal (52)
    • Ray Dalio (937)
    • Riccardo Mori (15)
    • Steph Smith (1,990)
    • Tim Cook (160)
    • Vitalik Buterin (2,021)
  • 英文独立博客 (3,453)
    • A learning a day (300)
    • A Smart Bear (2)
    • AddyOsmani.com (10)
    • Adwyat Krishna (29)
    • Ahmad Shadeed (2)
    • Alex Turek (1)
    • All Poetry (1)
    • All That is Solid (49)
    • André Staltz (2)
    • arxivblog (34)
    • Astral Codex Ten (15)
    • Atoms vs Bits (24)
    • AVC (35)
    • Basic Apple Guy (38)
    • Ben Thompson (13)
    • Benedict Evans (7)
    • Blog – storytelling with data (36)
    • Built For Mars (10)
    • Caleb Porzio (1)
    • Cameron Sun (1)
    • Christian Heilmann (34)
    • Christopher C (3)
    • Chun Tian (binghe) (1)
    • Codrops (13)
    • Cold Takes (14)
    • Dan Luu (1)
    • Daniel Lemire's blog (44)
    • David Amos (19)
    • David Perell (6)
    • David Walsh Blog (34)
    • Derek Sivers (25)
    • Desvl (13)
    • Devon's Site (5)
    • Digital Inspiration (26)
    • DKB Blog (4)
    • Douglas Vaghetti (12)
    • dropsafe (53)
    • DSHR (36)
    • Dunk (5)
    • DYNOMIGHT (36)
    • eagereyes (5)
    • Endless Metrics (135)
    • Entitled Opinions (8)
    • Exception Not Found (5)
    • Experimental History (18)
    • Farnam Street (5)
    • Fed Guy (10)
    • Felix Krause (3)
    • Florent Crivello (2)
    • Free Mind (6)
    • Full Stack Economics (40)
    • Funny JS (2)
    • Future A16Z (47)
    • Glassnode Insights (50)
    • Human Who Codes (3)
    • Infographics – Cool Infographics (10)
    • Information is Beautiful (11)
    • Irrational Exuberance (37)
    • Jacob Kaplan-Moss (13)
    • Jakob Greenfeld (40)
    • James Sinclair (3)
    • Jason Fried (17)
    • Jeff Kaufman (163)
    • John's internet house (16)
    • Johnny Rodgers (4)
    • Julia Evans (19)
    • Julian.com (2)
    • Kalzumeus (1)
    • Kevin Cox (10)
    • Kevin Norman (3)
    • KK – The Technium (50)
    • Krishna (6)
    • Lee Robinson (5)
    • Lines and Colors (43)
    • Lyn Alden – Investment Strategy (3)
    • Martin Fowler (24)
    • More To That (11)
    • Morgan Housel (69)
    • My Super Secret Diary (28)
    • Naval Blog (2)
    • Neckar's New Money (71)
    • Nick Whitaker (4)
    • Nicky's New Shtuff (1)
    • nutcroft (8)
    • Paul Graham (2)
    • Paul Graham: Essays (2)
    • Penguin Random House (52)
    • Phoenix's island (1)
    • Prof Galloway (32)
    • Python Weekly (26)
    • Rachel (32)
    • Real Life (34)
    • Sasha (52)
    • Science & technology (115)
    • Sébastien Dubois (6)
    • Secretum Secretorum (11)
    • Seth's Blog (121)
    • Shu Ding (3)
    • SignalFire (8)
    • Simon Willison's Weblog (127)
    • Simons Foundation (78)
    • SLIME MOLD TIME MOLD (20)
    • Slyar Home (8)
    • Spencer Greenberg (10)
    • Stay SaaSy (9)
    • Stephen Malina (4)
    • Stephen Wolfram Writings (2)
    • Strange Loop Canon (20)
    • Stratechery (9)
    • Tech Notes (10)
    • The Commonplace (29)
    • The Generalist (2)
    • The Intrinsic Perspective (28)
    • The Latest in Hearing Health | HeardThat (8)
    • The Mad Ned Memo (2)
    • The Rabbit Hole (31)
    • TLDR Newsletter (81)
    • Tomasz Tunguz (87)
    • Tony Kulesa (2)
    • Troy Hunt (51)
    • Tychlog (1)
    • Uncharted Territories (50)
    • Visualising Data (9)
    • Weichen Liu (20)
    • What's New (52)
    • Works in Progress (1)
    • Workspaces (32)
    • Writing (7)
    • Xe's Blog (30)
    • xkcd.com (107)
    • Yihui Xie (11)
    • Zoran Jambor (11)
©2023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