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ldi 首席执行官 Jon von Tetzchner 再次强调公司拒绝将生成式人工智能集成到其浏览器中的立场,他认为在浏览过程中嵌入人工智能会使网络失去人性,分流出版商的流量,并且主要目的是收集用户数据。“每家初创公司都在做人工智能,而且人们也在不断推动将人工智能融入产品和服务,”他在接受 The Register 电话采访时表示。“这并没有真正关注人们的需求。” The Register 报道:周四,Von Tetzchner 发表了一篇博客文章,阐述了公司拒绝在浏览器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立场,重申了 Vivaldi 软件开发人员 Julien Picalausa 去年提出的担忧。[…] Von Tetzchner 认为,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浏览会将流量从出版商转移到聊天机器人,从而使网络失去人性并变得贫乏。“我们表明了立场,选择人类而不是炒作,我们不会将探索的乐趣变成无所事事的旁观者,”他在文章中表示。 “如果没有探索,网络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我们的好奇心会失去动力,网络的多样性也会随之消亡。” Von Tetzchner 告诉 The Register,他听到的几乎所有用户都不希望他们的浏览器中出现人工智能。“我不确定这是否适用于普通大众,但我确实认为,大多数人确实对那些时刻监视着你的事物心存警惕,”他说。“如今许多系统都在这样做。他们之所以将人工智能融入系统,就是为了收集信息。” Von Tetzchner 表示,浏览器中的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算法面临的问题相同,社交媒体算法会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来决定人们看到的内容。他表示,Vivaldi 希望用户能够掌控自己的数据,并自主决定他们看到的内容。“我们希望用户能够掌控一切,”他说。 “如果人们想使用人工智能作为这些服务,他们可以轻松访问,而无需将其内置到浏览器中。但我认为将其内置到浏览器中通常是为了收集信息。这并非我们公司的目标,我们也不认为这才是网络应有的用途。” Vivaldi 并不反对人工智能的所有用途,事实上,它正在将其用于浏览器内翻译。但 von Tetzchner 表示,这些都是预先制作的模型,不依赖于用户数据。“我们并不是说人工智能在所有情况下都是错误的,”他说。“我认为人工智能尤其可以用于研究之类的领域。我认为它在识别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我认为它在互联网和浏览方面的使用方式是负面的。”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