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Tumblr 说 420 Blaze it(但字面意思)

Posted on 2022-04-21

昨天,Tumblr 向美国所有 18 岁以上的用户推出了 Tumblr Blaze。该功能让用户可以像在这些平台上发布推文或 Facebook 帖子一样宣传他们的内容——您支付 10 到 150 美元之间的固定费用,您的帖子估计会获得 2,500 到 50,000 次展示。

但是当你在 4/20 的前一天发布一个名为 Blaze 的功能时,你必须开一个 4/20 的玩笑。仅在今天,Tumblr 正在让用户尝试通过提供 4.20 美元(好)、54.20 美元(不那么有趣,显然是抢钱)和 420.00 美元(谁会这样做)的 Blaze 定价来尝试通过所谓的“地狱网站”获利的最新尝试)。

Tumblr 大火定价

图片来源: Tumblr

根据 Tumblr,超过 48% 的用户是 Z 世代,如果你想迎合年轻观众,你必须知道他们认为什么有趣。该公司刚刚成功完成了一场以甲壳类动物为燃料的愚人节恶作剧,但 Tumblr 不想在领先时退出。 Z 世代认为 4/20 的笑话很有趣吗?我不知道,我是千禧一代。

抛开 420 个笑话不谈,Tumblr Blaze 可能实际上让社交网络赚了一些钱。你不能讽刺地使用 Tumblr 有争议的付费订阅产品 Post+ 发布内容。但是您可以讽刺地发布(大声笑)帖子。到目前为止,似乎大多数 Tumblrites 都只是在使用该功能来发帖,比如这个人花了实实在在的钱让人们看到开创性的同人小说《我的不朽》的开头段落。但是付款就是付款,所以谁在乎呢?

Tumblr Blaze 上的赞助帖子截图

图片来源: Tumblr,TechCrunch 获得的截图

仅在去年,Tumblr 就试图通过付费无广告浏览(这些用户不会出现赞助帖子)、订阅产品和小费罐来获利,这标志着这个长期存在的博客网站上的一些首批付费功能。尽管《纽约客》和《大西洋月刊》等媒体对 Tumblr 怀有怀旧之情,但该平台自 2018 年底决定性的色情禁令以来未能显着扩大其用户群。

据分析公司 Similarweb 称,自去年夏天以来,Tumblr 的全球移动和桌面月访问量并未出现显着增长。在此时间段内,月访问量最高的是 2021 年 7 月约 3.27 亿次,而月访问量最低的是 2022 年 2 月的 2.7 亿次。2018 年 7 月,在色情禁令之前,Tumblr 在一个月内有近 60 万次访问.

在移动应用上,Tumblr 的下载量也没有明显增加。应用分析公司 SensorTower 告诉 TechCrunch,Tumblr 移动应用的采用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 2021 年,该应用的安装量为 880 万次,与 2020 年的 1180 万次相比,同比下降了 25%。

粉丝天堂的麻烦:Tumblr 用户抨击其测试版订阅功能

如果你每月给 Tumblr 4.99 美元,你就不用再看广告了

原文: https://techcrunch.com/2022/04/20/tumblr-blaze-420/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Stol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