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Swatting”袭击十几所美国大学。FBI正在调查

Posted on 2025-08-31

犯罪_64.png

《华盛顿邮报》报道了“本月,随着学生返校,美国十几所大学接连出现虚假枪击事件”。一位不愿透露调查性质的发言人表示,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这些事件。联邦调查局发言人表示,尽管大学一直是热门的“骚扰电话”目标,但该机构“发现全国各地的“骚扰电话”事件有所增加”……当地官员对匿名电话感到沮丧,这些电话占用了急救人员的时间,加重了公共安全预算,并给在枪支暴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校园生活的时代长大的大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创伤……最近一连串的“骚扰电话”始于周四田纳西大学查塔努加分校收到的一份虚假报告,当天晚些时候又收到了关于维拉诺瓦大学的一份报告。随后,又有10所学校也收到了类似的恶作剧……维拉诺瓦大学也收到了第二份威胁。随着枪击事件的电话不断传来,许多校园的官员发布了紧急通知,指示学生和教职员工就地避难,同时警方也对最终被证实是虚假报告的事件进行了调查。 (爱荷华州立大学警察局长表示,在发出全校警报之前,他们能够确认没有威胁。[他们从来电者声称的地点获得了现场视频。])官员告诉《华盛顿邮报》,至少有三起案件中,911 报警电话据称来自校园图书馆,在电话中可以听到枪声……虽然虚假炸弹报告、枪手威胁和恶作剧电话事件并不新鲜,但过去通过固定电话更容易追踪到不法分子。但在互联网服务、虚拟专用网络和匿名文本和聊天工具的时代,揭露恶作剧电话的难度大大增加……2023 年,《华盛顿邮报》的一项调查发现,全美超过 500 所学校受到了协同恶作剧电话的骚扰,而这种骚扰可能源自国外……[上周在田纳西州查塔努加] 一名调度员在接到校园枪击案报告的电话时听到了枪声。 “我们抓住了所有还没上街的人,并赶到了现场,”田纳西大学查塔努加分校警方发言人布雷特·福克斯说道。来自多个机构的约150名警员出动。枪手并未被发现。《纽约时报》报道称,一个名为“炼狱”(Purgatory)的网络组织“据网络安全专家、执法机构以及该组织成员在社交媒体聊天中发布的贴文,涉嫌与多起事件有关,其中包括枪击报告”。(尽管《纽约时报》无法核实该组织的说法。)联邦当局此前曾将同一网络与2024年初的一系列炸弹恐吓和虚假枪击报告联系起来,今年已有三名男子认罪……炼狱吹嘘其近期活动,并表示可以安排更多收费的“恶作剧”活动。 《今日美国》试图量化“恶作剧”攻击的覆盖范围:据反诽谤联盟称,估计“恶作剧”攻击事件从 2011 年的 400 起跃升至 2019 年的 1000 多起,该联盟援引了一位擅长“恶作剧”攻击的前联邦调查局特工的话。根据中佛罗里达大学一名博士生为应对 2018 年帕克兰高中枪击案而创建的 K-12 校园枪击数据库,仅在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美国小学、初中和高中就记录了 800 多起“恶作剧”攻击事件。tise 正在从事“恶作剧”攻击……数据科学家兼 K-12 校园枪击数据库创建者 David Riedman 估计,到 2023 年,警方应对虚假威胁的成本为 82,300,000 美元。感谢 Slashdot 的长期读者 schwit1 分享此新闻。

twitter_icon_large.png facebook_icon_large.png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

原文: https://yro.slashdot.org/story/25/08/31/0520222/swatting-hits-a-dozen-us-universities-the-fbi-is-investigating?utm_source=rss1.0mainlinkanon&utm_medium=feed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