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匿名读者引用了 Ars Technica 的一篇报道:自 2015 年推出以来,“Wrapped”功能——它可以统计用户年度收听习惯——一直是每年年末的一大亮点。NPR 曾深入分析过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觉得这个功能如此“难以抗拒”,而《Cosmopolitan》杂志去年则宣称,分享热门歌手和歌曲的 Wrapped 截图如今已成为数千万乐迷的“终极身份象征”。因此,十年过去了,一些渴望 Wrapped 功能不断发展的 Spotify 用户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 Spotify 能否提供他们渴望的更具创意的流媒体洞察,这也就不足为奇了。借助人工智能,这些用户希望能够更快地分析他们的数据,从而发现那些被忽视或从未被考虑过的模式,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收听习惯。想象一下,访问一份音乐回顾,它囊括了用户完整的听歌历史——而不仅仅是他们最喜欢的歌曲和艺术家。解锁这项功能后,用户可以追踪情绪模式,分析他们的音乐品味如何反映他们的情绪变化,或许还能帮助他们调整听歌习惯,更好地应对压力或重大生活事件。对于那些特别关注自身数据的用户来说,甚至有可能利用人工智能跨越不同平台的数据流,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音乐选择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品味。不过,与收集更深入的个人洞察一样吸引人的是,用户还可以构建人工智能工具,比较他们与朋友的听歌习惯。这可能会为最投入的音乐爱好者带来无穷的乐趣,人工智能可以用来评估各种随机数据点,例如谁的分手歌单更火爆,或者谁花了最多时间听共同喜爱的艺术家的歌曲。为了支持开发者提供类似新颖的见解,超过 18,000 名 Spotify 用户加入了“Unwrapped”。这是一个于二月成立的合作组织,旨在帮助他们汇集数据并将其货币化。这些用户可以通过去中心化数据平台 Vana(《连线》杂志今年早些时候曾报道过该平台)以团体投票的方式,选择将自己的数据集出售给正在构建 AI 工具的开发者,这些工具为用户提供了以 Spotify 可能无法或不愿采用的方式分析流媒体数据的新方法。今年六月,该组织进行了首次销售,99.5% 的成员投了赞成票。Vana 联合创始人安娜·卡兹劳斯卡斯 (Anna Kazlauskas) 告诉 Ars,该组织当时拥有约 10,000 名成员,将其“一小部分”数据(用户的艺术家偏好)以 55,000 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 Solo AI。虽然每位 Spotify 用户仅赚取约 5 美元的加密货币代币——Kazlauskas 认为这并不“理想”,她希望用户能赚得“一百倍”——但她表示,这笔交易“意义重大”,因为它向 Spotify 用户表明,他们的数据“实际上是有价值的”。Spotify 对此回应,指出了商标和政策违规行为。该公司致函 Unwrapped 的开发者,警告称该项目的名称可能侵犯了 Spotify 的 Wrapped 品牌,并且 Unwrapped 违反了开发者条款。具体而言,Spotify 反对 Unwrapped 使用平台数据进行 AI/ML 训练并促进用户数据销售。Spotify 的发言人表示:“Spotify 尊重用户的隐私权,包括可移植性权利。我们所有的用户都可以获得一份个人数据副本,以便根据自己的意愿使用。即便如此,UnwrappedData.org 违反了我们的开发者条款,该条款禁止收集、汇总和向第三方出售 Spotify 用户数据。” Unwrapped 表示,它计划捍卫用户“访问、控制和受益于自己的数据”的权利,同时保证将“尊重 Spotify 作为全球音乐领导者的地位”。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