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Polestar 4 电动 SUV 以 544 马力到达,没有后窗

Posted on 2023-04-18

Polestar 在上海车展上展示了其轿跑式电动 SUV, 正如预期的那样,Polestar 4 是一款动力强劲的车头车。它还有一个相当大胆的设计选择:没有后窗,因此驾驶员的后视图由摄像头提供。该公司在新电动汽车的公告中写道,其想法是创造“一种全新的身临其境的后排乘员体验”。

这是该公司继更大的Polestar 3之后的第二款 SUV,将于今年上市,比Polestar 2 轿车更大。它配备 102kWh 大电池,目标续航里程超过 300 英里,起价为 60,000 美元,提供全轮驱动和后轮驱动版本。它将于今年年底在中国开始销售,并于 2024 年在北美推出。

Polestar 4 电动 SUV 以 544 马力到达,没有后窗

极星

在设计方面,Polestar 4 拥有时尚和运动的设计(适用于 SUV),但被微妙的车身面板折痕和略微凸出的挡泥板所打破。没有后窗是一个奇怪的决定,因为它肯定会让车内感觉有点……闷热。但是,有一个标准的全长玻璃屋顶,具有可选的电致变色功能,可以不透明或透明使用。为了带来更多光线,它也延伸到后排乘员头部下方。

前面的高清屏幕显示后置摄像头的视图。 Polestar 表示,它允许“比大多数其他汽车所能体验到的视野更广阔”。希望公司有某种备份系统,因为如果屏幕或摄像头坏了,司机身后就会有一个巨大的盲点。

Polestar 4 电动 SUV 以 544 马力到达,没有后窗

极星

Polestar 4 建立在母公司吉利的开源可持续体验架构之上。它不会像特斯拉 Model Y 的某些变体那样有第三排,因此该公司承诺为前后座乘客提供“宽敞的内部空间”。 Polestar 写道,内饰和材料的灵感来自时尚和运动服行业。

对于SUV,它会跑得很快。首先,544 马力的模型将允许您在 3.8 秒内从零加速到 62MPH。 Polestar 还将提供 272HP 的远程单电机版本。可选的 102kWh 电池在 WLTP 循环中的目标范围为 560 公里(348 英里),或以 EPA 术语计算约 300 英里。充电应该是快速的,最高 200kW 的快速充电应该允许每小时充电约 800 英里。

Polestar 4 电动 SUV 以 544 马力到达,没有后窗

极星

与 Polestar 3 一样,Polestar 4 的驾驶辅助 (ADAS) 系统将运行 NVIDIA 的 Drive 计算平台,使用 12 个摄像头、一个雷达和 12 个超声波传感器。其中一个摄像头专门用于监控驾驶员的头部和眼睛运动,以警告他们疲劳或丧失能力。

10.2 英寸仪表盘和 14.7 英寸平视显示器 (HUD) 可显示速度、驾驶模式、逐向导航等信息。信息娱乐系统由安装在 15.4 英寸中央屏幕上的 Android Auto 提供支持,同时还提供 Apple CarPlay。 Harman Kardon 音频系统是选装件,带有 12 个扬声器和一个 1,400 瓦的通道混合放大器。

Polestar 4 电动 SUV 以 544 马力到达,没有后窗

极星

如前所述,“指示性发布定价”在美国的起价为 60,000 美元,计划于 2024 年上市。目前的 Polestar 车型没有资格获得 7,500 美元的美国税收抵免,这需要北美生产和电池采购——目前尚不清楚 Polestar 4 的产地会摔倒。最新规定生效后, 只有六辆电动汽车仍有资格获得全部积分。

该公司尚未公布有关北美生产的详细信息。但如果该公司想要获得 7,500 美元的税收抵免资格,就需要在北美组装,并找出一条独立于中国的供应链。

本文最初出现在 Engadget 上,网址为 https://ift.tt/bPwHjRt

原文: https://www.engadget.com/the-polestar-4-electric-suv-arrives-with-544-hp-and-no-rear-window-073505710.html?src=rss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