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布朗特,《华尔街日报》报道(主链接是付费墙礼物链接;也在 News+ 上):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Perplexity 周二提出以 345 亿美元收购谷歌的 Chrome 浏览器,以挑战这家科技巨头在网络搜索领域的主导地位。
Perplexity 的报价远高于其自身估值(估计为 180 亿美元)。该公司向《华尔街日报》透露,包括大型风险投资基金在内的多家投资者已同意全额支持此次交易。Chrome 的企业价值估值众说纷纭,但最近的估值在 200 亿美元至 500 亿美元之间。
Perplexity 显然也告诉《华尔街日报》,该报道是他们独家报道,尽管他们也向彭博社透露了这笔“噱头”。在标题前加上“独家”一词,对以商业/投资者为导向的出版物来说,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至少《华尔街日报》明智地对其标题中的前提(“Perplexity 以 345 亿美元收购 Chrome 浏览器”)表示了怀疑。彭博社则不那么谨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Perplexity 以 345 亿美元收购谷歌的 Chrome 浏览器”)。
整个前提简直荒谬。首先,Perplexity 的估值只有 180 亿美元。而且,Perplexity 的估值几乎肯定被高估了。我认识的 Perplexity 员工没有一个,而且 Perplexity 本身也没有开发或运营法学硕士项目。
但是,所有关于谷歌可能被迫(作为他们败诉的美国诉谷歌反垄断案中的补救措施)出售 Chrome 的报道都没有考虑到,Chrome 本身从谷歌剥离,从而与 Chrome 用户的谷歌账户断开连接,可能价值不大。我在 4 月份就此详细写过文章。Chrome 对谷歌来说非常有价值。它本身价值很小。Chrome 本身不产生任何收入——它只是谷歌展示自己利润丰厚的搜索广告的渠道,而无需向其他人拥有的浏览器(比如苹果、Mozilla 或三星)支付流量获取费。Chromium是开源的。Microsoft Edge是从它分叉出来的。Brave 是从它分叉出来的。Opera(还记得它们吗? )十多年前就从它分叉出来的。Perplexity (或任何真正可信的 Chrome 潜在买家)可以开始他们自己的分叉。
Chrome 有两点是其他 Chromium 浏览器所不具备的:数十亿用户,以及与 Google 账户服务的集成。Chrome 之所以拥有数十亿用户,是因为集成了 Google 账户。如果脱离 Google,Chrome 用户将失去这些基本功能——包括 Google 搜索——他们很可能会开始大批转而使用 Chrome。
我上周刚写过一篇文章,说Perplexity 看起来像个骗局。有人散布谣言,说苹果正在考虑收购 Perplexity,尽管这两家公司的文化极不契合。我认为,目前的情况是,LLM 聊天机器人领域正在走向成熟(OpenAI上周发布的 ChatGPT 5就是一个例证),而 Perplexity 首席执行官 Aravind Srinivas 正变得越来越孤注一掷。他们不顾一切地寻求产品优势,也为了获得 Perplexity 产品自身微薄的优势所无法获得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