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Nvidia 为高级用户升级 GeForce Now 的 RTX 4080 性能

Posted on 2023-01-04

Nvidia 在其虚拟 CES 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其云游戏服务的一些新功能。该公司正在通过添加具有更好硬件组件的新服务器来升级其高级计划。购买 19.99 美元计划的用户应该期望在要求更高的游戏中获得更好的性能。

该公司现在在其高端服务器上使用 GeForce RTX 4080 级图形处理单元。在今天之前,支付最昂贵的订阅计划的用户可以访问具有相当于 GeForce RTX 3080 GPU 的服务器级 GPU 的服务器。

提醒一下,GeForce Now 可让您从云端玩自己的游戏。游戏在您附近的数据中心运行,然后将视频传送到您的设备。 GeForce Now 支持 Windows、macOS、Android(以及 Android TV)和一些网络浏览器(包括 iPhone 和 iPad 上的 Safari)。

GeForce Now 客户仍然需要在 Steam、Epic Games Store 和其他数字商店购买游戏——即使他们停止订阅该服务,他们仍拥有这些游戏。但该服务最大的问题是一些游戏发行商拒绝让英伟达在 GeForce Now 上支持他们的游戏。目前支持的游戏有1500款,包括堡垒之夜、英雄联盟、赛博朋克2077和多款育碧游戏。但是你不能玩《守望先锋 2》或《Elden Ring》等游戏。

客户可以免费试用 GeForce Now。有一个排队系统,您只能玩 60 分钟的游戏。如果您想每天使用该服务,“优先”会员资格可让您立即启动游戏,一次最多玩 6 小时,每月 9.99 美元。您仅限于 1080p 分辨率和每秒 60 帧。

去年,Nvidia 以每月 19.99 美元的价格增加了一个名为 GeForce Now RTX 3080 的高级版。由于今天的更新,该等级获得了新名称。该公司现在将其称为 GeForce Now Ultimate。

除了访问更强大的服务器外,GeForce Now Ultimate 还支持 4K 分辨率。如果您有游戏显示器,Ultimate 会员现在还支持 240Hz(从 120Hz 上调)。用户还可以启用 Nvidia 的专有功能,例如 DLSS 3 和 Nvidia Reflex。

如果您有 Nvidia G-Sync 显示器,GeForce Now 将根据您在与 Nvidia Reflex 兼容的游戏中获得的每秒帧数调整流媒体速率。那很整齐!但如果您有 Nvidia G-Sync 显示器,您可能还有一台游戏 PC,因此您可能不需要 GeForce Now。

现有的 GeForce Now RTX 3080 会员将在 1 月下旬自动升级到 GeForce Now Ultimate 计划。 GeForce Now Ultimate 的月费仍为 19.99 美元。

Nvidia 为高级用户升级 GeForce Now 的 RTX 4080 性能,最初发表于TechCrunch的Romain Dillet

原文: https://techcrunch.com/2023/01/03/nvidia-upgrades-geforce-now-with-rtx-4080-performance-for-premium-users/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