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Nothing来说,这是忙碌的一年。在去年推出 Ear 1 无线耳机之后,它又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 Phone 1,敢于在一个实际上已经淘汰了一些更成熟的竞争对手的舞台上竞争。现在,它再次使用售价 99 美元的Ear Stick解决无线耳机问题。这不是一个好名字,但它至少是描述性的。与Ear 1的纤巧方形外壳不同,Nothing 没有从化妆品设计中汲取灵感,为受唇膏管启发的芽创造充电盒。这不是第一套具有扭曲圆柱体的无线耳机,但它确保了 Ear Stick 不会与竞争对手的耳塞混淆。
售价 99 美元的 Ear Stick 价格合理,但缺少 Nothing 首款无线耳机的一些重要功能——最重要的是主动降噪 (ANC)。不过,这里有很多改进,尤其是在连接性方面。
硬件
Ear Stick 引人注目的外壳让人难以停止扭动和抓挠。充电器的微点表面在芽被锁定并充电时暴露出来,感觉很好。在充电器的顶部,有一个 USB-C 充电端口和一个用于将芽与设备配对的镀铬按钮。考虑到外形,这次没有无线充电,但它也确保了 Ear Stick 的制造成本更低。 (事实上,最近没有什么提高其 Ear One 耳机的价格。)不过,外壳上有一小块空间,所以口袋里的棉绒很容易被困住并卷入缝隙,这很烦人。从我的其他透明小工具来看,这可能只会变得更糟。
Ear Stick 耳塞本身延续了 Nothing 设计语言,耳尖周围有透明外壳,每个茎干都用点阵字体标记。右芽上有一个红点,可帮助用户确保它们进入正确的耳朵。然而,与 Ear 1 相比,它们没有硅胶耳塞,因此它们松散地放置在耳朵内。这意味着,无论采用何种降噪技术,都会渗入大量噪音。
没有什么说这些花蕾经过了 200 多轮修改,我认为这是值得的:它们很舒服。每个重 4.4 克(0.15 盎司),它们也比 Ear 1 耳塞轻。我知道很多人(以及几位 Engadget 编辑)更喜欢这种更宽松的佩戴方式,因为 AirPods Pro、Galaxy Buds 和许多其他人对他们的耳道施加了太大的压力。耳棒是针对那些人的——但他们的数量够多吗?
在嘈杂的环境中——比如,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锻炼时——我不得不将音量调到最大以与所有环境噪音竞争。也就是说,它们很舒适,对于没有可拆卸尖端的芽来说,它们足够舒适,不用担心在移动时会丢失它们。我仍然不能完全放心地在它们中奔跑或跳跃,但它们在常规使用过程中并没有脱落。
我还没有对电池寿命进行广泛的测试,但是 Nothing 的 7 小时评级似乎大致准确。预计该案例将获得 29 小时的总播放时间,这对我来说几乎是一个星期的间歇性收听。有一个快速充电功能,只需 10 分钟的充电时间,即可在两个小时的播放时间内为花蕾充电,这在我所在的伦敦的长途旅行中已经很方便了。
在这一代芽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制造出新的定制设计的动态驱动器。该公司声称它是市场上无线耳机中最敏感的耳机,虽然我不能保证这一点,但我确实发现 Ear Stick 在我听语音或打电话时表现最好。它们的声音明显比 Ear 1 更清晰、更清脆。此外,没有什么说它包含低音锁定功能,试图衡量从半开设计中泄漏的声音,但我很难听到它足以满足所有声音失利。
但是,与竞争对手相比,这样的半耳设计无法保持低音水平。考虑到半开放的芽设计,我认为任何算法都无法修复音乐和声音的细微之处。
该软件
您可以使用配套应用程序中的可定制均衡器稍微改善这一点,如果您已经是 Nothing Phone 1 用户,您将从 Android 下拉菜单中获得方便的快捷方式。这是一种很好的触感,与将三星芽与 Galaxy 手机等配合使用时所获得的光滑度相匹配。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解决损害 Ear 1 的一些连接问题。它将天线进一步移到了芽的下方,据说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信号阻塞。在使用中,Ear Stick 的连接和配对比 Nothing 的其他耳机更加一致。当我在公寓周围走动并远离手机时,他们不太可能断开连接。 Stick 对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设备的配对也不那么挑剔。虽然我最初对 Ear 1 印象深刻,但它与 iPhone、笔记本电脑甚至 Android 手机的不一致配对意味着我最终改回了我的 AirPods Pro。幸运的是,它的第二对无线耳机没有学到这一课。
我很乐意接受 Stick 的音频和信号改进,但不幸的是,我对 Ear Stick 的喜爱不如对 Ear 1 的喜爱。我需要降噪和硅胶耳塞。但是,我期待 Ear 2,或者任何没有什么决定称之为第三次尝试的东西,当它希望结合两个芽的优点时。
原文: https://www.engadget.com/nothing-ear-stick-hands-on-impressions-090050085.html?src=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