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Microtronic Phoenix计算机系统

Posted on 2025-09-16
Microtronic 2090的照片

一组黑客 [Jason T. Jacques]、[Decle] 和 [Michael A. Wessel] 合作推出了Microtronic Phoenix 计算机系统。

1981年, Busch 2090 Microtronic 计算机系统发布。该系统搭载 4 位德州仪器 TMS1600 微控制器,运行频率为 500 kHz,拥有 576 字节 RAM 和 4,096 字节 ROM。Microtronic Phoenix 计算机系统是一款 Microtronic 模拟器。它可以运行 1981 年的原始固件。

团队成员共同开发了固件 ROM 转储技术、创建了 TMS1xxx 反汇编器和模拟器、制作了硬件原型、开发了基于 Arduino 的 Microtronic 重新实现、设计了 PCB 并集成了软件。

与之前的硬件模拟器不同,Phoenix 模拟器是第一个不仅重新实现了 Microtronic 的硬件,而且还能运行原版 TMS1600 固件的模拟器。这在团队成功转储原版 ROM 之前是不可能实现的,这项工作极具挑战性,但他们最终还是做到了!如果您对其中的技术细节感兴趣,可以参阅:拆解 Microtronic 2090和: Microtronic 固件 ROM 考古。

Phoenix 使用主频为 20 MHz 的 ATmega 644P-20U、24LC256 EEPROM 和 74LS244 线路驱动器作为 I/O。它提供两种 Microtronic 仿真模式: Neo 模式,基于 [Michael] 用 C 语言基于 Arduino 重新实现的 Microtronic;以及Phoenix 模式,基于 [Jason] 在其 TMS1xxx 仿真器上运行原版 Microtronic ROM 的 Microtronic。

Phoenix 拥有许多额外的硬件功能,包括板载蜂鸣器、额外的按钮、扬声器、256 kBit 24LC256 EEPROM 以及六位 7 段数码管。当然,您必须在Neo 模式下运行才能访问更新的硬件。

I/O 接口丰富,提供 PCB 的 Gerber 文件以及固件安装说明。Phoenix 开发板的供电方式有四种:9V 块状电池;通过标准中心正极 2.5 毫米电源插孔使用外部 9V 至 15V 直流电源;通过 VIN 和 GND 铆钉插座;或通过 AVR ISP 接口。

如果您对历史感兴趣,我们在 2020 年 [Michael Wessel] 的 Arduino 实现问世时对其进行了介绍。

原文: https://hackaday.com/2025/09/15/the-microtronic-phoenix-computer-system/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