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有报道称马克·扎克伯格不仅开出了“1亿美元签约奖金” ,还向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开出了3亿多美元的总薪酬,邀请他们加入他在Meta的新“超级智能实验室”。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教父》中维托·柯里昂告诉约翰尼·方坦的著名场景:“我要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条件。” 当然,这意味着教父将提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条件——无论是金钱,还是更可能的是某种更加邪恶的东西——以至于对方根本无法拒绝。
好吧,这种比较的问题在于,人们确实一直在拒绝扎克伯格的报价。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拒绝了(虽然几乎所有拿到“教父”式1亿美元以上报价的人似乎都拒绝了——也许除了一两个例外),但似乎接受的人更多。这已经够疯狂的了。现在更疯狂了。我必须承认,我最初试图给这类报价贴上标签的想法完全错误。这些根本不是“教父式”的报价,它们几乎恰恰相反。因为人们一直在拒绝它们——即使它们现在显然已经突破了10亿美元的门槛。
这听起来很疯狂,但正如本周早些时候《连线》杂志的凯莉·罗宾逊(Kylie Robison)率先报道的那样,在试图从Thinking Machine Lab挖走人才的过程中(此前首席执行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显然拒绝了收购要约),扎克伯格向至少一人发出了10亿美元以上的报价。 我当时就在想这个人会是谁,果然,尽管Meta PR对整个事件的整个过程试图保持沉默,昨天《华尔街日报》的柏柏尔·金(Berber Jin)和基奇·哈吉(Keach Hagey)证实了这一报道。而且他们显然已经找到了扎克伯格未来身价10亿美元的员工的名字:
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试图在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eration AI) 竞赛中迎头赶上,几个月前,他联系了 OpenAI 前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 (Mira Murati),并提出收购她刚刚成立的初创公司 Thinking Machines Lab。
当她拒绝后,Meta 的首席执行官便发起了一场全面突袭。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他联系了 Murati 大约 50 名员工中的十几人,试探他们是否愿意跳槽。他的主要目标:这家初创公司的首席研究员兼联合创始人 Andrew Tulloch。
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说服他,扎克伯格开出了 10 亿美元的薪酬方案,如果加上最高奖金和出色的股票表现,那么在至少六年的时间里,这笔薪酬的价值可能高达 15 亿美元。
塔洛克说没有。他的同事也没有离开。
关于 Meta 最令人痛心的恐怕就是扎克伯格无力支付巨额费用,让这么多人加入。而且金额还不是固定数额,而是巨额资金。10亿美元,甚至更多!他们的公关团队可以随心所欲地称此类报道“不准确且荒谬”。而且,以我过去的亲身经历来看,他们的公关团队尤其对真相把握不准——这些提议充斥着虚无缥缈的谎言,不可能不引起轰动。
显然,Meta 想用语义来为这些优惠辩护——也就是说,它们与里程碑、时间等等挂钩,当然是这样,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不值一提。我尤其欣赏 Meta 试图反驳此类报道,与此同时,扎克伯格本人也在公开解释,为什么这些优惠并不疯狂。他的确没错!
但对我来说,现在的 offer 规模更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人们不断拒绝。我认为这份报告很好地概括了原因。原因在于,你相信你目前所在的 AI 公司的使命和机遇,但又不想去 Meta 工作。
Meta 已经联系了 OpenAI 的 100 多名员工,目前至少已聘用 10 名员工。7 月 25 日,扎克伯格任命曾在 OpenAI 工作三年的中国研究员赵胜嘉领导 Meta 新的超级智能团队。
据知情人士透露,那些迄今为止拒绝 Meta 的 OpenAI 研究人员选择留下来,因为他们认为 OpenAI 是最接近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希望在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工作,并且担心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用于主要由广告驱动的产品。
但塔洛克尤其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加入 Thinking Machines Lab 和 OpenAI 之前,他曾在 Meta 工作。大约十年前,格雷格·布罗克曼曾试图将他从当时的 Facebook 挖走,差点就把他挖走了,但他最终还是选择留下。那么,布罗克曼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什么呢?钱。所以,现在扎克伯格开出了 10 亿美元以上的报价,却拒绝回到 Meta,这似乎格外令人沮丧。这也表明了一个真正的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