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Hackaday 链接:2025 年 7 月 20 日

Posted on 2025-07-21
Hackaday 链接栏横幅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投入运行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它取得的成就似乎永无止境。如果你像我们一样,你一定会认为韦伯很久以前就已经首次直接拍摄到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行星的图像。但事实证明, 韦伯直到最近才将这一目标从愿望清单上划掉,它直接成像了一颗类似土星的行星,它围绕着一颗名为 TWA 7 的附近恒星运行,这颗恒星距离我们约 111 光年,位于兔耳星座。这颗恒星周围有一大块碎片盘,天文学家利用韦伯的 MIRI 仪器上的日冕仪,能够遮挡恒星的眩光,仅从尘埃中收集数据。这显示出恒星附近有一个微弱的红外源,似乎正在尘埃中开辟一条道路。

这颗行星被命名为 TWA 7b,其绕恒星运行的距离约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 50 倍,大小与土星相当,但质量仅为土星的三分之一。这颗恒星本身只有大约 640 万年的历史,因此这颗行星可能仍在从碎片盘中吸积。如果其他天文学家证实 TWA 7b 确实是一颗行星,这可能会为行星的形成提供有趣的见解。但这一发现真正有趣之处在于,由于该恒星系统的轨道平面似乎与我们的轨道平面基本垂直,因此基于测量行星经过恒星和我们之间时恒星变暗程度的标准系外行星探测方法将无法奏效。这可能为发现更多系外行星打开大门,这非常令人兴奋。

问:还有什么比一块即将撞上地球的巨型太空陨石更糟糕?答:说实话,现在感觉很多事情都比这更糟糕。但如果你的目标是保护行星,一个可能的答案是把一块大陨石变成许多小陨石。这似乎正是美国宇航局的DART任务在2022年撞击一颗名为Dimorphos的太空碎片时所做的,当时它从这颗围绕小行星运行的小卫星上喷射出了100多块巨石。搭载DART的意大利立方体卫星LICIAcube使用光学摄像机观察喷射物,并测量了直径从0.2米到3.6米的陨石,它们以高达每秒52米的速度抛射出去。这些巨石并非随机散开,而是聚集成两组,多年玩《小行星》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与你想象的并不相符。这一切恰恰表明,行星保护并非像撞上一颗致命小行星然后祈祷一切顺利那么简单。还有,谁能帮我在谷歌里输入“NASA DART”告诉我看到了什么?因为如果不是一个动画太空飞船飞过屏幕,把窗户撞得歪歪扭扭的,那我就需要休假了。好的,谢谢。

你会编程吗?如果你正在阅读 Hackaday,那么你很可能至少懂一些编程知识,足以让你惹上麻烦。但如果你不会编程,或者你想毁掉别人的生活带新朋友进入操控电脑的奇妙世界,不妨看看《微型冒险》 (Micro Adventure ),这是一款在线冒险游戏,旨在教你编程的基础知识 — — 呃,BASICs。游戏会引导你经历一个基于文本的 RPG(“你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并提示你编写代码来找到解决方案。该游戏有一个似乎基于 MS/DOS 1.00 的模拟器窗口,所以你知道它是尖端产品。公平地说,根据我们的经验,编程主要关乎概念,一旦你学会了什么是循环或如何用一种语言分支,那么用另一种语言弄清楚它就只需要掌握语法即可。似乎至少有 6 个不同的冒险游戏在计划中,所以也许未来会出现其他语言版本。

最后,既然我们谈到了游戏化教育,如果你一直想学习摩尔斯电码,不妨看看“摩尔斯电码卫士”(Morse Code Defender) 。这是一款安卓应用,以导弹指挥部为主题,帮助你学习摩尔斯电码。攻击导弹上会附上一个角色,你必须输入正确的摩尔斯电码才能炸毁导弹,否则它就会摧毁你的“火腿小屋”(Ham Shack)。我们还没试过,所以可能还有更多内容,但这确实是一个将摩尔斯电码学习过程游戏化的可爱方式。说实话,它肯定比刷着死机的Instagram好得多。

原文: https://hackaday.com/2025/07/20/hackaday-links-july-20-2025/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