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Engadget 瘾科技 : 下一款 OnePlus 手机可在 15 分钟内充满电

Posted on 2022-02-28

手机制造商时不时会提出新的充电速度声明。这样做的最新公司是 Oppo,它在 MWC 上推出了其 150W SuperVOOC 闪充——与最近推出的Find X5 Pro和OnePlus 10 Pro的 80W 版本相比有了飞跃。这将为 4,500mAh 双芯电池提供仅 15 分钟的充电时间,但快速充电 5 分钟即可让您恢复 50% 的电量。如果你喜欢这个声音,你可以期待它在 2022 年第二季度发布的下一代 OnePlus 旗舰手机上。在同一场发布会上,Oppo 的姊妹品牌 Realme 甚至宣布其即将推出的 GT Neo 3 将成为全球首款支持 150W SuperVOOC 的手机,所以一加的下一部手机很有可能会在 Realme 之后到来。

Oppo 的 150W SuperVOOC 比小米和 Vivo iQOO 等公司目前提供的 120W 产品要快一点——根据电池大小,从 17 到 20 分钟不等。但这不仅仅是关于速度。这种快速充电技术得到了 Oppo 的“电池健康引擎”(简称“BHE”)的支持,该引擎声称可以将电池寿命延长一倍,最近推出的 Find X5 系列已经提供了这种技术。简而言之,“BHE”由专用电池管理芯片、智能电池健康算法和某种电池修复技术组成——主要是通过改进电池的电解质配方。

Oppo 150W SuperVOOC 带 BHE

OPPO

根据 Oppo 的说法,传统闪充的行业标准是 800 次充电循环,然后才能达到 80% 的电池健康恶化阈值。然而,通过“BHE”增强功能,电池寿命可以延长至 1,600 次循环——对于每天充电的手机来说,电池寿命可以延长至四年。该公司补充说,无论充电速度如何,“BHE”都将成为 Oppo 和 OnePlus(可能还有 Realme)所有旗舰产品的标准功能。

还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新的 150W SuperVOOC 充电器几乎与 65W 充电器一样紧凑。在过去两年中,后者与 Oppo、OnePlus 和 Realme 的大多数旗舰和中端手机捆绑在一起。

随着 Oppo 在充电速度和电池寿命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看看其竞争对手的反应将会很有趣。小米已经展示了200W快速充电,它为(较小的)4,000mAh 电池实现了 8 分钟的充电时间,但正如我们在其最新旗舰上看到的那样,它尚未向用户提供超过 120W 的任何东西。为了进一步领先,Oppo 将在其 MWC 展台上展示“200W+”SuperVOOC 演示,敬请期待更多详情。

更新 2/28/22 东部时间上午 9:30:事实证明,Oppo 正在戏弄一款 240W SuperVOOC,对于 4,500mAh 电池,它显然可以在短短 9 分钟内达到 100% 的电量!

但是等等,还有更多! 240W!

但他们“仍在努力完善它以进一步提高电池寿命和能量密度 [所以] 请继续关注未来的更新” #OPPOxMWC22 pic.twitter.com/USuVyIIqix

— 布莱恩·马 (@bryanbma) 2022 年 2 月 28 日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ou Plummer
  • Matt Stol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