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研究表明,YouTube 的“不喜欢”和“不感兴趣”选项对你的推荐没有多大帮助

Posted on 2022-09-20

观看者和创作者都被 YouTube 的推荐算法这个难题弄糊涂了,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现在,Mozilla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当用户使用“不喜欢”和“不感兴趣”等选项来阻止 YouTube 推荐类似视频时,用户的推荐并没有太大变化。

该组织的研究发现,YouTube 为他们提供的视频与他们拒绝的内容相似——尽管人们使用了反馈工具或更改了他们的设置。当谈到防止不良推荐的工具时,点击“不感兴趣”和“不喜欢”大多是无效的,因为它分别只阻止了 11% 和 12% 的不良推荐。 “不推荐频道”和“从历史中删除”等方法的有效性排名更高,分别减少了 43% 和 29% 的不良推荐。总体而言,参与该研究的用户对 YouTube 将不良推荐排除在其供稿之外的能力不满意。

Mozilla 的研究从其自己的RegretReporter浏览器扩展程序的 22,722 名用户那里获取了数据——它可以让用户报告“令人遗憾”的视频并更好地控制他们的推荐——并分析了超过 5.67 亿个视频。它进一步对 2,757名 RegretReporter用户进行了详细调查,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反馈。

该报告指出,78.3% 的参与者使用 YouTube 自己的反馈按钮、更改设置或避开某些视频来“教”算法建议更好的东西。在采取任何措施更好地控制 YouTube 推荐的人中,有 39.3% 的人表示这些措施无效。

“没有改变。有时我会把事情报告为误导性和垃圾邮件,第二天它又回来了。几乎感觉就像我对他们的建议提供的负面反馈越多,废话山就越高。即使你屏蔽了某些来源,它们最终也会返回,”一位调查员说。

23% 努力改变 YouTube 建议的人的反应不一。他们引用了诸如不需要的视频重新进入提要或花费大量持续时间和精力来积极改变推荐等影响。

“是的,他们确实改变了,但方式很糟糕。在某种程度上,我因为主动尝试改变算法的行为而感到受到惩罚。在某些方面,较少的互动提供的建议所依据的数据较少,”另一位研究参与者说。

Mozilla 得出的结论是,即使是 YouTube 最有效的避免不良推荐的工具也不足以改变用户的提要。它表示,该公司“对倾听用户真正想要什么并不真正感兴趣,宁愿依赖不透明的方法来推动参与,而不考虑用户的最大利益。”

该组织建议 YouTube 设计易于理解的用户控件,并为研究人员提供精细的数据访问权限,以更好地了解视频共享网站的推荐引擎。我们已要求 YouTube 对这项研究发表评论,如果我们收到回复,我们会更新故事。

Mozilla 去年进行了另一项基于 YouTube 的研究,该研究指出,该服务的算法表明 71% 的用户“后悔”观看了视频,其中包括有关错误信息和垃圾邮件的剪辑。在这项研究公开几个月后,YouTube 写了一篇博客文章,为其建立当前推荐系统并过滤掉“低质量”内容的决定辩护。

在依靠算法向用户推荐更多内容多年之后,包括TikTok 、 Twitter和Instagram在内的社交网络正试图为用户提供更多选项来优化他们的提要。

世界各地的立法者也在仔细研究不同社交网络的不透明推荐引擎如何影响用户。欧盟于 4 月通过了一项数字服务法案,以增加平台的算法问责制,而美国正在考虑通过两党过滤泡沫透明度法案来解决类似问题。

Ivan Mehta最初发表在TechCrunch上的研究表明,YouTube 的“不喜欢”和“不感兴趣”选项对你的推荐没有多大帮助

原文: https://techcrunch.com/2022/09/20/youtubes-dislike-and-not-interested-options-dont-do-much-for-your-recommendations-study-says/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Stol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