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蒂安·哈斯林格贡献者
Bastian Hasslinger 是Picus Capital的投资者。他正在建立 Picus 的柏林办事处,专注于早期技术企业。
在正常情况下,一家初创公司的估值越高,对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越好。高估值表明企业的成功和潜力;他们吸引新客户和新人才;他们建立了声誉。
而且,如果一家公司的估值继续增加,每个人都会受益。
因此,创始人和投资者一直被激励去相信对公司真实价值的乐观估计。
2021 年的市场预期夸大了投后估值,但估值模型本身的潜在机制也夸大了它们。
为了应对市场正常化即将到来的挑战,创始人需要了解这两种杠杆的影响。
2021年奇迹之年
企业的新投资者总是希望尽可能地限制他们的风险。
对于创始人、员工和风险投资人来说,2021 年一定是奇迹之年。在 COVID-19 大流行开始时笼罩在心头的最初谨慎已经消退,估值正在上升,资金再次自由流动。
到 2021 年,风险投资额几乎翻了一番,达到 6430 亿美元,高于一年前的 3350 亿美元。去年还有 586 家新的独角兽公司,而 2020 年为 167 家,美国 IPO 为 1,033 家,而一年前为 471 家。
然而,正如从 2020 年到 2021 年的过渡向我们展示的那样,事情可能会迅速发生变化。
2022 年,由于利率上升、地缘政治发展和技术条件正常化,上市科技公司的股价和市值急剧下降。在这样一个正常化的市场中,曾经夸大的估值可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对创始人、员工和早期投资者而言。
从定义上讲,为什么初创公司被高估
要理解为什么夸大的估值是一个问题,我们需要首先看看其中一个潜在的机制。
与估值不断上涨和下跌的上市公司不同,初创公司的估值通常只会在新一轮融资结束后才会发生变化。初创公司新价值的计算相当简单:
新估值=(最近一轮股价)x(公司股份总数)
这被称为投后估值模型,并被普遍接受为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