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Insta360 和 Leica 合作开发配备 1 英寸传感器的 6K 360 相机

Posted on 2022-06-28

如今,消费者 360 度相机的选择并不多,所以当 Insta360 在 3 月份推出更强大的One RS模块化相机时,我对它的 5.7K“360 镜头”选项有点失望——基本上与Sphere 、One X2、One R 和 One X。别误会,它们的外形尺寸都做得很好(更不用说计算改进了),但大约三年后,是时候攻读专业​​了升级。事实证明,Insta360 为今天保留了“另一件事”:与徕卡联合品牌的“1 英寸 360 版”One RS。

顾名思义,这款新套件配备了一个更厚实的 360 镜头模块,由两个 1 英寸 CMOS 传感器供电,它们能够以更高的分辨率进行拍摄——360 视频的分辨率高达 6K,360 照片的分辨率高达 21 兆像素。这应该可以保证图像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这也恰好是世界上第一款“与徕卡共同设计”的 360 度相机,此前两家公司在One R 的1 英寸广角模组上进行了合作。

带有徕卡品牌的 Insta360 One RS“1 英寸 360 版”的特写镜头。

Richard Lai/Engadget

与常规的 One RS 套件(带有新的“4K Boost 镜头”或常规的“360 镜头”)不同,这款“1 英寸 360 版”使用垂直组件来容纳更大的镜头模块。从上到下:镜头、核心(带触摸屏),然后是垂直电池。

One RS 内核受益于升级的处理器,支持板载“ FlowState Stabilization”(比应用程序更快)以及用于动作运动的“Active HDR”视频捕捉。至于电池寿命,整个套件显然可以录制长达 62 分钟的 6K@30fps 视频。

核心和电池插入外壳,然后夹在镜头上以固定整个设备(从而实现 IPX3 防水,足以应对雨雪天气)。您仍然可以使用电池底部的 1/4 英寸标准螺丝安装座。

要拆卸此套件(尤其是当您需要访问 microSD 插槽时),您必须先打开外壳上的 USB 端口翻盖,然后按下镜头下方的两个夹子以分离。这样做时,显然最好将软保护盒(包括在内)放在镜头上。

一个 Insta360 One RS“1 英寸 360 版”组件,旁边是另一个带有常规“360 镜头”模块和安装支架的组件。

Richard Lai/Engadget

Insta360 One RS“1 英寸 360 版”现在售价 800 美元,与 549.99 美元的“双胞胎版”(配备“4K Boost 镜头”和“360 镜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一位公司代表解释说,这个新工具包针对的是产消者市场,例如想要为博物馆或房地产创建虚拟游览的用户。

也就是说,如果您已经拥有 One RS,您可以花 650 美元购买相同的“1 英寸 360 版”无核心套件,从而节省 150 美元。这也适用于拥有较旧 One R 的人,因为该镜头向后兼容。

原文: https://www.engadget.com/insta360-one-rs-1-inch-360-edition-price-availability-130036495.html?src=rss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