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Figma 的 Dylan Field 将在 TechCrunch Disrupt 讨论如何成为领导者以及为什么乐趣是公司的基本价值

Posted on 2022-06-09

快速增长、庞大的用户群以及从行业巨头手中抢走市场——这是科技初创公司创始人梦寐以求的东西。这也是 Figma 的故事,这是一个基于云的平台,用于设计网站、应用程序、徽标或几乎任何软件,由改变游戏规则的 Dylan Field和 Evan Wallace 创建。

Figma 因其灵活的简单性而被称为“Google 设计文档”,它让产品、用户体验 (UX) 和用户界面 (UI) 设计师团队可以实时协作、编辑和评论项目。

企业设计在过去 10 年呈爆炸式增长,而 Figma 成功从 Adob ​​e(前面提到的巨人)手中抢走市场只是我们很高兴 Figma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Dylan Field 将在TechCrunch Disrupt的舞台上加入我们的原因之一10 月 18 日至 20 日在旧金山举行。

考虑一下:Field 在 2012 年创立 Figma 时只有 20 岁,该产品于 2016 年向公众开放。在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5 月期间, Figma 的估值从 2B 美元增加到 10B 美元。大约有 400 万人使用 Figma,包括 Dropbox、Rakuten、Slack、Twitter 和沃尔沃等大型科技公司。

我们肯定会与 Field 谈论 Figma 的显着增长,以及自 2012 年他与人共同创立 Figma 以来设计工作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但 Field 已经进入他的创始人旅程的十年,我们也对他作为一名设计师的演变感兴趣领导。

Figma 高度重视包容性、创造力和乐趣——这些价值观处于公司文化的最前沿。我们将询问他如何培养建立一个人们真正想工作的公司所需的技能——以及为什么这些价值观很重要。

菲尔德在布朗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在那里他和他的联合创始人埃文华莱士首先开始试验基于(和为)网络构建的设计工具。他们在 Thiel 奖学金的资助下开始了 Figma。在加入 Figma 之前,Field 曾在 O’Reilly Media、LinkedIn 和 Flipboard 实习。

不要错过与 Dylan Field 的精彩对话,内容涉及业务增长、领导力的演变,以及为什么维持促进包容、创造力和乐趣的公司文化是 Figma 持续成功的关键。

TechCrunch Disrupt将于10 月 18 日至 20 日在旧金山亲自回归。 立即购买通行证,最高可节省 1,300 美元。 7月29日价格上涨。

原文: https://techcrunch.com/2022/06/08/figmas-dylan-field-will-discuss-evolving-as-a-leader-and-why-fun-is-an-essential-company-value-at-techcrunch-disrupt/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