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Arrival 在 TC Sessions: Mobility 上推出专用网约车原型

Posted on 2022-05-20

总部位于英国的商用电动汽车公司 Arrival 在周四的TechCrunch Sessions: Mobility舞台上推出了其专用电动汽车的第一款原型车。该公司可能以其潜在的革命性目标而闻名,即建立多个自动化微型工厂以在区域和本地生产车辆而不是一条大型生产线,它正在与英国的优步合作制造车辆

周三加入 TechCrunch 的 Kirsten Korosec 的 Arrival 总裁 Avinash Rugoobur 还表示,它已与英国汽车订阅公司 Breathe 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向司机提供其网约车服务。 Rugoobur 表示,除了通过 Breathe 销售车辆外,Arrival 还将通过自己的渠道销售车辆,并指出车辆不仅限于网约车。

与 Uber 的合作是在一年前首次宣布的,而 Arrival 于 2021 年底透露了这款四四方方而又时尚的电动汽车的最终设计,这款电动汽车看起来介于小型货车和掀背车之间,尽管 Rugoobur 表示该设计从那以后发生了一些变化。 Arrival 此前曾表示,它希望在 2023 年第三季度在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工厂开始生产。

“我们已经与优步合作,我们有优步司机进来,向我们提供他们想要使用的车辆类型的反馈,并真正经历痛苦, ” Rugoobur周四表示。 “现在发生的情况是,你必须购买一辆根本不是为拼车而设计的车辆,对吧?所以你买一辆普通的零售车,然后用它作为你的收入来源。作为优步司机,我对你来说是一笔财富,但它并不是真正围绕它建造的,它不容易清洁,也不容易维护。你想为它添加新体验的方式,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

ArrivalCar_TopDownView

Arrival 的冰雹车渲染图。图片来源:到达

Rugoobur 说,Arrival 说这辆车的续航里程超过 200 英里,是根据 100 多名 Uber 司机的反馈建造的,它在设计中显示——巨大的窗户和巨大的挡风玻璃优化了司机的视野,短的前悬和倾斜的鼻子。根据 Rugoobur 的说法,Arrival 内饰使用的材料以及内饰部件的形状都是围绕着便于尽快清洁而设计的。

此外,虽然方向盘附近有一个可插入优步(或任何其他叫车服务)后端的触摸屏,但 Arrival 的设计都是为了简化司机所说的“大量数字设备”“分散注意力”并且令人困惑……并且浪费了他们很多时间,”Rugoobur 说。

乘客体验在这里也得到了高度考虑,行李空间、充足的腿部空间和高高的天窗提供了一种通风的感觉。

[图库 ids=”2322074,2322075,2322070″]

“为什么要考虑车辆的形状和大小?所以它的足迹几乎是高尔夫,但它却拥有迈巴赫的座位,”Rugoobur 说。 “原因是在城市内部的机动性,那里发生了大量的乘车活动,因此拥有一辆占地面积更小的车辆并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适当的空间至关重要。”

Rugoobur 指出了 Arrival 汽车的形式遵循功能这一事实。例如,Arrival 通过设计选择优化空间,例如允许前排乘客座椅向下折叠并将所有组件(如动力传动系统)放置在车辆完全平坦的地板下方的中央。

“我们使用新的复合材料。所以我们使用聚丙烯玻璃纤维代替金属,”Rugoobur 说。 “没有金属冲压,没有油漆车间,100% 可回收材料……然后我们编写所有软件,因此我们甚至从组件级别获取所有数据和代码。”

Arrival 网约车内部渲染图,为驾驶员显示方向盘和触摸屏显示器。

Arrival 网约车内部渲染图,为驾驶员显示方向盘和触摸屏显示器。图片来源:到达

Rugoobur 说,能够从车辆后端收集数据是 Arrival 最大的卖点之一,他指出有关车辆每个组件的所有信息都可以传递给驾驶员,这样他们就可以更好地操作车辆并了解他们的驾驶员行为会影响电池寿命和总拥有成本等因素。这些数据也将与优步共享,这样这家叫车公司就可以更好地优化其车队,当然,还可以返回到 Arrival,这样公司就可以深入了解其电池管理系统等设备的性能。

因为 Arrival 和车辆之间存在“双向通信”,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可以使用有关不同组件性能的信息,并在必要时更换损坏的硬件或简单地升级它以跟上未来的创新。

“对于驾驶员而言,这降低了总拥有成本,但也提高了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剩余价值,因为您正在更新车辆,”Rugoobur 说。

“传统玩家很难定制这样的车辆,而对我们来说,因为我们基本上已经创建了这个技术工具包,我们的工厂可以生产不同的产量,而通常你必须生产到300,000辆_ _从业务角度来看,这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以完全不同的规模进行,然后根据需要扩大规模, ”该高管补充道。

据 Rugoobur 称,Arrival 的叫车服务车的价格将介于内燃机和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之间。当被提醒大多数电动汽车都被标榜为豪华车并且具有高昂的前期价格时,Rugoobur 表示,目标是让汽车“负担得起,负担得起,而不是通过 [总拥有成本] 负担得起”。

相比之下, 通用汽车和本田最近合作制造了一款价格实惠的电动汽车,本田表示售价约为 30,000 美元。

本月早些时候,Arrival 表示其计划中的电动巴士车型已 在欧盟获得认证,并正在进行封闭式试验,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生产客户车型。这家初创公司还表示,其 Van 车型几乎通过了自己的认证程序,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投入生产。

根据该公司 2022 年第一季度的收益报告,Arrival 预计将在 2022 年下半年生产 400 至 600 辆货车以及小批量生产的客车。该报告还指出,截至 5 月,Arrival 已为其车辆收集了 143,000 份不具约束力的意向书和订单,其中包括 UPS 承诺从美国和欧洲的初创公司购买多达 10,000 辆汽车。

Arrival 的 Denis Sverdlov 谈汽车制造的新时代

原文: https://techcrunch.com/2022/05/19/arrival-unveils-prototype-of-dedicated-ride-hail-vehicle-at-tc-sessions-mobility/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