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超过 1000 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由风险投资支持的私营公司需要上市。然而,只有不到六分之一的人是 IPO 候选人。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的2022 年云状况报告中的数据将独角兽市场分为两类。 (Bessemer 合作伙伴Mary D’Onofrio 在 TechCrunch+ 上的注释。)
第一个包括已达到 1 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 (ARR) 门槛的独角兽,贝塞默称之为“半人马”。另一组包含尚未达到该收入标记的独角兽。
根据 Bessemer 的说法,半人马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去年,我们有 60 家公司达到收入基准,高于 2020 年的约 40 家和 2019 年的 35 家。这些数字可能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与超过去年诞生了 500 只独角兽,被认为准备好 IPO 的公司与实际准备好 IPO 的公司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做一些粗略的计算,去年有 60 家公司达到 1 亿美元的门槛,而 520 家新独角兽公司的比例约为 11.5%,即不到八分之一。然而,Bessemer 估计,在大约 1,000 家独角兽公司中,有 150 家私营初创公司的年经常性收入或类似收入达到 1 亿美元或类似水平,这意味着大约 15% 的独角兽公司达到了这一目标——略低于六分之一。
(作为参考,我使用 1 亿美元作为 IPO 就绪的收入基准,我认为这不会引起争议,并使用 10 亿美元作为公开市场规模价值的估值指标,这也不应该产生太多争论。稍后会详细讨论这两个问题。)
我们是如何以 IPO 规模估值的这么多独角兽和这么少准备 IPO 的私营科技公司结束的?
原文: https://techcrunch.com/2022/05/17/only-1-in-6-unicorns-are-true-ipo-candidates-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