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款产品不去修复已有的问题,反而一味地推出新功能,这真让人感到无比悲哀。这就像看着有人在地下室被淹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加盖二楼一样。明知这样做会造成后续问题,却依然执意施工。
我理解这种内在驱动力。发布新功能的感觉很棒。写一篇关于炫酷新功能的发布文章令人兴奋。它能吸引点击量,提升用户参与度,而“修复bug和性能改进”永远无法做到这一点。确保现有功能在所有应该运行的地方都能正常工作,却没有人会因此获得表扬。但是,在不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毫无意义。
这种模式我见得太多了。无论是汽车制造商声称他们能开发出更好的软件,却连最基本的实用功能都做不好;还是让我再次更换平台的种种挫败感,如果核心功能出了问题,再好的功能也毫无意义。就连苹果似乎也一心只想把 Gemini 硬塞到 Siri 上,而不是去修复语音助手本身存在的底层问题。我们被兜售着智能未来的美好愿景,却还在为那些连当下都难以应对的工具而苦苦挣扎。
或许用户流失是计划的一部分。只要新功能能吸引足够多的新用户来填补流失的老用户的空缺,一切就都能盈利。如果流失率是正的,大家都会认为一切顺利。他们会把用户当成可随意丢弃的资源,而不是真正想做事的人。
这或许是不错的商业策略,但并非好的产品设计。好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而好的产品首先要能正常工作。可靠性本身就是一项功能,即使它无法被大肆宣传。我宁愿选择一个每次都能正常工作的普通工具,也不愿选择一个功能强大但时灵时不灵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