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仍记得历史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让我们制作一件关于自己选择的历史人物的“文物”。我选择了耶稣,于是花了几个小时泡在学校图书馆,向图书管理员借阅所有提到他的书,最后制作了一本配有手绘插图的小册子。
我完全沉浸其中,它至今仍是我最喜欢的学校项目之一。(虽然我没能很好地区分历史事实和后世添加的内容,结果得了低分!)
大约在同一时期,我还记得自己坐在卧室里几个小时试图解数学题,每一秒都觉得煎熬。
同样的大脑,同样的时间投入,却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
为什么我们有时热爱学习,有时却迫不及待地想要逃避去做其他事?这会如何影响我们的学习效果?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当你的大脑说“是的!”
当我们真正对某件事感到好奇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也参与其他令人愉悦的体验。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好奇心促使我们去探索,探索带来发现,发现又会触发更多多巴胺的释放,让我们想要继续探索下去。
但这种机制只有在我们感到安全可以探索时才能发挥作用。当学习让我们感到威胁时——例如,当我们担心失败或被评判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切换到生存模式。
负责复杂思维的前额叶皮层在压力下会效率降低。原本需要解决的数学题变成了需要忍受的煎熬。
将学习从威胁转化为机遇的关键在于自主性。当我们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拥有信心和一定的自主权,并理解学习的意义时,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是积极的参与者。
但究竟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自主意识?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创造更有利于热爱学习的条件。有三个关键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学习体验:
- 生物因素。你的身体对学习能力的影响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大。睡眠、营养和居住环境都会影响你对学习的感受。压力激素会损害记忆的形成,但保持适当的警觉状态则能让大脑做好学习的准备。
- 心理因素。对错误感到好奇还是害怕犯错,决定了你是否将挫折视为学习机会;而过去的负面经历可能会让你害怕失败,从而逃避挑战。
- 社会因素。学习很少孤立发生。你所收到的期望和反馈(无论是来自老师、管理者、同伴还是家人)都会塑造你与学习的关系。文化中对智力的态度也会影响你如何看待学习:是将其视为自然的人类行为,还是将其视为“聪明人”的专属领域。
当你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积极协调一致时,学习会变得更有趣。你会更好地记住信息,更具创造性地思考,并能坚持不懈地克服挑战。但当这些因素与你作对时,你往往会陷入浅层认知,并很快放弃。
而且这些模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累积!早期的积极经历会建立自信,而消极经历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导致逃避行为,并加深你不喜欢学习的信念。
五步教你爱上学习
你与学习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神经可塑性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重塑我们对学习的反应方式。关键在于从小处着手,逐步积累积极的动力。以下是你可以尝试的五个实用步骤:
1. 将主题与体验分开。要明白,讨厌数学并不意味着你讨厌学习——你可能只是讨厌你学习数学的方式。关注你的学习方式,而不仅仅是你学习的内容。
2. 进行小型实验。尝试不同的方法,找出最适合你的方式:例如使用可视化图表、大声讨论问题或与他人合作。变换实验环境、时间安排和方法。
3. 练习元认知。注意你的感受。记录哪些事情让你充满活力,哪些事情让你精疲力竭。留意你何时感到投入或无聊。找到你的最佳学习区间——既不能太容易让你感到无聊,也不能太难让你感到不知所措。
4. 与他人一起学习。寻找学习社群、学习小组或教导他人的机会。分享你的困惑,提出问题,并共同庆祝发现,包括你对自己的认识。
5. 专注于成长。这意味着要将错误视为数据,关注你学到了什么,而不是你的表现如何。专注于成长的一个简单方法是使用PACT 框架跟踪你的进展,而不是用 SMART 目标来衡量你的成功。
你与学习的关系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你都可以加以控制。本周不妨尝试一个小小的学习实验,留意自己的感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了解什么能让学习感觉良好,并尝试不同的方法,你可以重建与学习的积极关系。
这篇文章《如何再次爱上学习》最初发表于Ness Labs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