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民粹主义领导人上台并利用民众的模式

Posted on 2025-10-24

图片来源:Ivelin-Radkov-on-Pexels.jpg?fit

历史上,有一种模式屡屡重演,导致国家在糟糕的领导下遭受苦难。理解这种模式至关重要,因为它很可能会继续重演。

以下是我所看到的发生这种情况的步骤,尽管并非所有步骤都会在每种情况下发生:

(1)许多人对社会现状及其对自身生活的影响感到不满,并将责任归咎于长期掌权的群体。(有时,这些长期掌权的群体应为糟糕的社会状况负责;有时,糟糕的社会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无法控制的情况造成的。)指责这些长期掌权的群体往往也意味着对现有制度的不信任。

(2)一位新的潜在领导者出现,人们认为他并非历史上掌权的群体成员(或者,如果该群体来自原来的掌权群体,那么这位潜在领导者通常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出现,将自己展现为与其他内部人士不同的改革者)。通常情况下,这位潜在领导者被认为比之前的掌权群体更“平民化”。

(3)这位领导者魅力非凡,尽管可能引发两极分化,但许多人认为他魅力十足、极具说服力。通常,这位领导者还具有与浮夸型自恋相关的典型特征(例如,自以为优越、特殊、渴望被人钦佩、傲慢自大、操纵倾向、“要么支持我,要么反对我”的心态,以及缺乏同理心)。

(4)这位领导人宣扬了国家在其领导下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或恢复到什么样子)的宏伟愿景,这让很多人兴奋不已。

(5)领导者通常表现得强大而勇敢,并愿意站出来反对(并纠正)阻碍国家发展的前任当权者的错误和弊端。

(6)除了将社会问题归咎于先前掌权的群体之外,领导者还会将一个或多个其他群体作为替罪羊,并将许多社会问题也归咎于该群体(通常是不被信任的当地少数群体、移民或其他被民众视为潜在威胁的国家)。然而,这些替罪羊群体实际上并非社会任何问题的根源,或者只是次要原因(大多数问题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

(7)领导者还会夸大、欺骗和操纵人民,对出了什么问题做出简单(但不准确)的叙述,使他们的解决方案看起来很有效,并将自己描绘成英雄,将之前的掌权群体(以及替罪羊)描绘成恶棍。

(8)领导者凭借其个人魅力、对未来的宏伟愿景,以及纠正前任掌权者的错误、打击替罪羊等解决社会问题的承诺,获得强大的公众支持。然后,领导者通过各种方式(例如,选举、任命、交易、胁迫或政变)获得行政权力。

(9)然后,领导者试图消除以前掌权的强大团体的力量(例如,通过暴力、逮捕、夺取他们的财富和/或贬低他们并损害他们的声誉)。

(10)领导者还会伤害那些被当作替罪羊的群体(例如,通过逮捕、阻止移民、强迫迁移、征收关税、采取军事行动和/或暴力)。有时(尽管并非总是如此),领导者还会打压知识分子领袖和知识分子群体,试图削弱他们的影响力或阻止他们的声音被倾听。

(11)领导者在掌权期间敛财聚势,同时试图削弱对其权力的制衡(例如,削弱或巩固政府其他部门,或控制媒体和新闻)。此外,领导者通常会进行信息控制和宣传,试图让民众认为他们的所有行动都是积极的。他们的信息控制和宣传越有效,他们就越有可能为社会做出糟糕的决定,并以牺牲民众利益为代价来中饱私囊。

(12)领导者的行为有时不会给大多数民众带来任何好处,有时则会给民众带来短期利益,但最终,领导者的行为会带来重大的(有时是灾难性的)长期成本,使社会长期状况比该人掌权之前更糟糕。

随之而来的是,正如世界各地许多社会一再发生的那样,民众最终试图通过选举一位令人振奋的新领导人来改善国家的问题,结果却被欺骗和操纵,导致国家人民的福祉比原本应有的还要糟糕。这是一个全球现象。德国的希特勒、朝鲜的金日成、中国的毛泽东、津巴布韦的穆加贝和俄罗斯的普京都曾发生过这种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很可能会继续发生。帮助阻止这种模式的第一步是让选民更加意识到这一点。

需要明确的是,民粹主义本身并不坏。普通民众认为他们的关切被忽视,而他们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和愿望非常重要。对现状的普遍不满通常意味着需要做出改变。真正的问题是,那些浮夸的操纵者利用民粹主义情绪来巩固自己的权力,从长远来看,这只会让民众的境况变得更糟。

同样重要的是要注意,这种模式不是右派或左派的模式——它是政治光谱两侧都出现的模式。


本文最初写于 2025 年 8 月 31 日,并于 2025 年 10 月 23 日首次出现在我的网站上。

原文: https://www.spencergreenberg.com/2025/10/the-pattern-where-populist-leaders-rise-to-power-and-take-advantage-of-the-populace/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il Dash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