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我记得伦敦

Posted on 2025-09-25

伦敦的涂鸦说我们应该互相爱慕和忍受

上个世纪末,我搬到英国的时候,境况并不好。我被一家美国公司聘用,在他们的德国办公室工作,然后他们派我去美国开发他们的产品。我在酒店住了几个月,每天回到房间都空空如也,干净整洁。那种感觉就像是“迷失东京”。那次旅行期间,这家公司的德国分部破产了,所以我被邀请搬到英国和他们一起住。尽管我是个亲英派,但我还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在美国和英国之间来回奔波了好几次,找到了住处。

我交往了五年的伴侣也说很想和我一起搬家,开启新的篇章。但这并没有成功——我在旧金山一家酒店的付费电话里被人甩了,然后出去喝得酩酊大醉。美国之行结束后,我去了伦敦,住进了新公寓,等着从德国寄来的行李。

之后我一头扎进了伦敦。我经常去夜店。白天待在办公室,晚上和同事们去酒吧。我享受并爱上了这里。我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与来自不同种族和背景的人约会。我吃到了从未吃过的食物,听到了从未听说过甚至不知道存在的音乐,看到了从未听说过的乐队。我还参加了诺丁山狂欢节,沉浸在这美妙、狂野、色彩缤纷的氛围中。

伦敦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发现许多文化的精髓,并见证它们将这些精髓融入英国的生活方式,有时碰撞出有趣的火花,但亲眼见证却令人欣喜。我很早就意识到一件事:身为英国人并不等同于面色苍白、拘谨的白人,英国人有各种各样的肤色和体型。我认识的最英国化的人,操着简洁的口音,对皇室充满忠诚,并且对一杯好茶有着执念,而我的朋友是一位肤色黝黑的印度裔同性恋。

在苏荷区工作期间,我认识了很多LGBTQ群体,我的一些同事也公开了自己的性别,甚至改变了性别。他们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这既不是什么问题,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伦敦热情好客、丰富多彩、开放包容、令人惊叹。这就是我怀念的伦敦。

这是个大城市。在我16年的任期里,我被偷过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和一辆自行车。我还卷入过一些打架事件,还遭遇过三次抢劫未遂。顺便说一句,都是白人年轻人干的。我住在一座大清真寺旁边,隔着两条街就是犹太人聚居区。我的屠夫是阿尔及利亚人,我用法语点餐时,价格更便宜。这招很管用。

后来英国独立党(UKIP)出现,告诉人们一切都糟透了,都是福林家族的错。失望和不满的人们竟然相信了这些胡言乱语。脱欧后,我离开了英国,搬到了柏林,那里很棒,但感觉就像我遇到的伦敦的“乐购版”。

所以,如果有人声称他们记得一个更安全、更清洁、种族更同质的伦敦,那他们要么从未在那里生活过,要么从未真正融入其中。或者完全是胡说八道,遵循着一个完全不同的议程,而我认为这个议程是卑鄙、倒退的,受恐惧和仇恨所支配,而不是包容和激励。

原文: https://christianheilmann.com/2025/09/25/as-i-remember-london/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il Dash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