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垄断综述:美国觉醒于寡头政治的一周

Posted on 2025-09-23

这篇总结我晚了一天才写完,因为说实话我昨晚写的东西不太喜欢,今天又得重新修改一遍。和往常一样,上周有很多关于垄断的新闻,包括移民制度的重大改革、今天开始的一项新的救济试验再次对谷歌发起攻击,以及播客兄弟网络转向左翼民粹主义。

但我认为上周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美国人意识到我们生活在寡头政治的现实,这是一种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同的权力体系。自大选以来,我一直在阅读有关自由本质的书籍,以及为什么右翼认为特朗普正在将他们从压迫中解放出来,而民主党却在谴责普遍存在的威权主义。我认为这与美国大多数精英对自由的定义奇怪且非美国式有关,这加剧了人们对谁可以合法掌权以及他们可以用权力做什么的困惑。

让我们先从一些似乎与这场辩论无关的事情开始:今天,又一个谷歌反垄断案的救济阶段即将启动,法官也不同,而且更胜一筹。本案涉及谷歌对开放式网络展示广告买卖软件管道的控制权,该公司在今年早些时候被裁定为非法垄断者。(如果您想阅读每日报道,请订阅“科技巨头受审”栏目。我们再次聘请了一位记者前往法庭,跟踪案件进展。)

谷歌的神圣权利

这样的审判为何重要?答案是,正是在这些审判中,我们才得以探讨生活在自由社会的意义。谷歌是一家在美国策划了大规模任意胁迫的实体,违背了法治。因此,我们是否禁止或允许这种行为,就等于我们是否允许寡头政治。谷歌审判的反党性质表明,左右翼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而非阐明了其中的道德问题。

这场审判正值反垄断界陷入绝望之际。就在三周前,奥巴马任命的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Mehta)在另一起谷歌反垄断案中做出了裁决,该案涉及谷歌的主要业务——搜索。该案历经六年调查、诉讼和政治角力,但最终的裁决却毫无意义,该裁决将面临上诉。梅塔表示,谷歌不会被拆分,甚至无需解散其由浏览器和手机制造商组成的赞助网络,而这些网络正是谷歌为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市场而支付的费用。他辩称,自己在补救措施中投入的资金足以收回谷歌非法垄断的“果实”,但作为一名法官,他必须表现出“谦逊”,而不是充当中央经济计划者的角色。

裁决公布后,公司股价应声大涨,Alphabet 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 (Sundar Pichai) 向唐纳德·特朗普表示感谢,称很高兴法律程序“结束”。(虽然法律程序并未结束,但这项裁决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政商媒体的头条新闻都在讨论谷歌的“胜利”,共识是谷歌输掉了这场战斗,但却赢得了战争。两周之内,谷歌就接管了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eric AI),并与苹果就其在搜索领域达成的类似赞助协议进行了谈判。谷歌还将其 Gemini AI 产品预装到拥有 40 亿用户的 Chrome 浏览器中,并成为苹果应用商店下载量排名第一的人工智能产品。

从实际层面来看,这些举措表明梅塔的补救措施已经失效。与1998年至2001年的微软垄断案不同,那场诉讼迫使比尔·盖茨下台,并引入了新的领导班子,但这次诉讼并没有对这家搜索巨头进行严厉的惩罚。而且,该公司已经开始试图利用其在搜索领域的主导地位来占领新市场,而这正是《谢尔曼法案》所要禁止的。

即使在福特汉姆大学举行的年度反垄断会议上,这个相当精英化且对法官十分尊重的会议,梅塔也不得不面对他所造成的后果。

从某种层面上讲,梅塔的错误在于助长了损害,因为垄断会造成损害。但从更深层次上讲,在将谷歌的市场力量神圣化的过程中,梅塔表达了对美国体制的某种看法,即大公司可以任意胁迫美国人,并且合法行事。事实上,在其判决中一个鲜为人知的部分,梅塔拒绝在其补救措施中加入反报复条款,这意味着谷歌可以对那些在庭审中作证的人进行报复。梅塔表达的并非对法律的谦卑,而是对垄断者的谦卑,垄断者被某种神圣或形而上学的力量赋予权力,用现代的说法,他将其归因于技术或市场。他认为,法官必须在上帝面前谦卑,也就是说,在谷歌面前谦卑。

梅塔对自由与法律的愿景是,强者要求我们所有人服从,只要他们能提供帮助,也就是“消费者福利”。在谷歌的案例中,梅塔认为谷歌为我们提供了卓越的技术。我们可以自由地以谷歌允许的方式搜索内容,而谷歌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诸多选择。因此,在梅塔看来,消费者拥有相当大的自由。即使谷歌随时可能限制我们,并且经常限制竞争对手和出版商,但只要它为消费者提供有用的东西,我们就拥有自由,法律不能用来保护我们免受胁迫的恐惧。

在探讨特朗普总统如何强势地运用权力之前,政治层面上重要的是,梅塔是一位民主党人。他的愿景——自由意味着不受束缚的自由,而不是不受专制权力的依赖——正是民主党建制派所信奉的。这是消费者权益运动和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基石,他们认为强制本身没有问题,只在乎强制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他们来说,榨取资源的精英阶层根本不是问题。

当这种态度遭遇另一种形式的专制胁迫时,会发生什么?好吧,这就引出了本周发生的事件。

特朗普的神圣权利

过去几周,保守派一直在就查理·柯克被谋杀一事发表明确回应,动用国家权力迫使自由派人士离开权位。数百名员工因发表不敏感的言论而被解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布伦丹·卡尔,他曾在乔·拜登担任总统期间捍卫言论自由,却因喜剧演员吉米·坎摩尔的言论而威胁美国广播公司(ABC)。他在播客中说:“我们可以用轻松的方式,也可以用艰难的方式做到这一点”,然后又祝贺ABC在几个小时后将他停职。他还警告说,他将在《观点》节目中调查自由派人士。

右翼在言论自由问题上正在发生更广泛的转变。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告诉Semafor:“在正常时期,在正常情况下,我倾向于认为第一修正案应该始终是某种终极权利,”她说。“我现在不再这么想了。我们不能再容忍人们互相辱骂,然后又对政客遭枪击、收到死亡威胁感到惊讶,还要为了安保而额外花钱。”

言论自由的这种倒退,正值右翼势力改变其在企业合并和反垄断问题上的立场之际。在这场文化战争的掩护下,华尔街的并购界正在见证一场引人注目的整合革命,催生出一批实力雄厚的公司,它们可以在各自的领域组织任意胁迫。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媒体领域,好莱坞正在整合,地方电视台分支机构也发展成为一些全国性公司,而且在交通运输和房地产等领域也同样如此。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收购了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组建了全国性的铁路网络,这笔交易将使我们大多数从事货物运输的行业处于独裁统治之下,即使是像杰伊·古尔德和摩根大通这样的强盗大亨也难以想象这样的交易。

在这场文化战争愈演愈烈之际,自由派和保守派都避而不谈这场华尔街革命。双方都指出,政府明显压制着广播电视网络上的言论自由,民主党人指责其虚伪,共和党则为其辩护。然而,言论自由背后隐藏着一套正在被争论的更深层次的价值观。

对许多右翼人士来说,他们所定义的非右翼左翼是对自由、财产和生命的威胁。这种观点有一些经验依据。他们看到试图监禁特朗普、针对加密货币支持者的持续“法律战”以及史蒂夫·班农的入狱,就认为这是自由的丧失。他们看到去银行化和税收,就认为这是对财产的威胁。阿什利·巴比特和查理·柯克已经成为烈士,是生命本身受到威胁的典型例子。正因如此,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写道: “左翼是谋杀的政党”以及“我们必须反击,否则就会被谋杀”。

事情远不止于此。新冠疫情爆发后,自由派人士被困在公共卫生网络或媒体等机构中,这是一场大规模的试图对他们的家庭和生活进行物理控制的尝试。他们所谓的“政权”由相互关联的政府官僚、学者、科技公司和制药公司的高管以及非营利组织的捐助者和工作人员组成,他们制定了内容审核控制措施,阻止他们发言,并强迫他们服药。在道德层面上,左翼通过强制推行全新的性别观,试图强加一个神权政权,即“大觉醒”。

但他们将非右翼视为对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威胁,这并非近期事件的产物,而是其价值体系的根本。自罗斯福新政以来,右翼一直在激烈挑战美国的体制。保守派从未承认比尔·克林顿或巴拉克·奥巴马是合法当选的总统,正因如此,右翼才会以轻浮行为弹劾克林顿,才会纠缠奥巴马的出生证明。正因如此,唐纳德·特朗普关于2020年大选舞弊的指控在右翼势力中如此站得住脚,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计票结果真实可靠。他们的观点是,特朗普才是合法的统治者,而最新的左翼人士乔·拜登则不是。无论拜登或任何民主党人获得多少选票,这一点都是正确的。左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合法。

这种观点背后是一种古老的自由观,一种世俗化的君权神授论,经托马斯·霍布斯的提炼。霍布斯认为,人民有义务服从统治者;不服从会导致社会失去规则,在赤裸裸的自然状态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国家是野蛮的,用著名的霍布斯式框架来说,“肮脏、残暴、短暂”,或者用马斯克的话说,是由“谋杀党”统治的。主权者必须统治并建立秩序,而自由就存在于这种秩序之中。

如今,这位君主就是接受华尔街建议的唐纳德·特朗普。在他允许的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存在着自由,以及所有伴随而来的价值观,例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商品和服务的自由交换等等,而这些都是他所禁止的。但在这种情况下,言论自由并不是一种自由主义观念,即能够不顾君主的意愿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乔·拜登担任总统时似乎就是这样,比如布伦丹·卡尔当时就是这么表达的,但那只是因为右翼从未接受拜登为真正的总统。右翼语境下的言论自由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说任何话,但要受到合法君主所施加的限制。它现在意味着可以自由地使用反觉醒的言论,因为这种自由是明智的统治者所允许的。 (“我感觉解放了,”一位高级银行家说。“我们可以说‘弱智’和‘娘娘腔’,不用担心被取消资格……这是一个新的曙光。”)特朗普随时可能撤销这些权利,因为他受上级委托保护我们。这是他的职责。

这种动态解释了保守派为何无法批评其领导人或高于其地位的人,以及民粹主义右翼为何未能对政策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即使是像奥伦·卡斯这样的“民粹主义”或温和保守派,也必须用虚假的奉承来赞美唐纳德·特朗普,并驳斥左翼,否则他们就是在违背上帝的律法。正如大卫·休谟所言,要想在绝对君主制下取得成功,一个人必须“让自己变得讨人喜欢”。从王子到农民,总会存在“一连串的依赖关系”,这反过来又会“使每个人都倾向于取悦其上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保守派在自由派理解为“原则”的任何特定问题上改变主意,例如言论自由或反垄断,只要坚持服从这一神圣秩序的更深层原则,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建立新的任意强制手段,即垄断,不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高尚的。银行家的神圣权利恰好与之相配。

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比如坎摩尔被ABC解雇是因为自由市场、言论自由的环境不同等等。但这些说法都难以令人信服,仅仅因为保守派为这些权力的行使感到自豪,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这么做,但如果我们这么做了,那就太棒了。”他们认为对左翼的攻击是合乎道德的,是合法主权者的职责,而对特朗普的批评则源于其不够激进。

总而言之,当民主党掌权时,他们并非合法政党,而是“杀人党”。我们必须用尽一切手段抵制他们。当右翼掌权时,左翼必须被彻底击溃,直到左翼接受必须屈服于特朗普(或布什、里根或任何右翼掌权者)。合法主权来自上帝、特朗普和人民,违背这一理念就是违背上帝的律法,最终会导致一种“肮脏、野蛮、短暂”的秩序。

讽刺的是,右翼和梅塔法官对自由的理解基本一致。自由存在于主人的庇护之下。对梅塔来说,谷歌就是那个主人。它提供援助,在谷歌的王国里,你可以随意使用提供的工具,尽管你可能随时面临胁迫。对右翼来说,特朗普提供保护,只要你在他的王国里得到他的恩惠,你就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这是一种建立在寡头控制和不平等基础上的自由愿景。两者的榨取型精英群体有所不同;梅塔喜欢新冠疫情期间掌控社会的企业精英“政权”,保守派则欣赏特朗普的华尔街和加密货币支持者。但两者都认为自由源于他们,源于公民,而不是反过来。

新兴民粹主义者

总体而言,美国人讨厌两党,因为他们对自由的定义截然不同。后者认为自由意味着免于胁迫的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这一理念根植于《独立宣言》和反垄断法之中。以下是《独立宣言》的内容:

我们认为下列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这种自由观主张人人平等,并在基于共识的政府中共同维护自身权利。与霍布斯式的自由观不同,这种启蒙运动的愿景要求民主代表制。它要求统治者服从被统治者,而不是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

这也是反垄断法背后的精神动力,参议员约翰·谢尔曼 (John Sherman) 于 1890 年对此进行了如下辩护:

如果我们不愿容忍国王作为政治权力,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容忍国王掌控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如果我们不愿屈服于皇帝,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屈服于一个拥有阻止竞争、操纵任何商品价格权力的贸易独裁者。

这是关于免于强制的自由,而非消费者福利的论点。谢尔曼并没有说“我们需要一位掌管生活必需品的贤明国王”,也没有说“我们需要一位提供低廉消费价格的国王”,也没有说“我们需要一位能够在搜索技术上进行创新的国王”。重要的是,谢尔曼在奴隶制冲突期间是一位废奴主义者;同样的自由观也激发了他的反垄断主义思想。

梅塔法官和现代民主党建制派感到这种更民主的自由观的威胁。他们和特朗普一样,奉行独裁主义,尊重大笔金钱,但他们认为神圣性源于专业知识和资历,而非富有魅力的媒体眼光。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权力或胁迫,所以如果消费价格不透明但很低,那就是自由。(例如,参见杰森·弗曼对达美航空价格歧视好处的论述。)

这就是为什么民主党人喊出的“法治”或“保护司法部”之类的机构辩护听起来如此空洞。这些人根本不在乎公民是否受到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实体的胁迫,因为这并不违背他们对自由的愿景。

A line graph showing net favorability ratings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and Republican Party from July 2023 to September 2025. Two lines, one blue for the Democratic Party and one red for the Republican Party, track favorability percentages over time, with marked points at -26 for Democrats and -17 for Republicans in September 2025. The x-axis lists dates, and the y-axis ranges from -30 to +15.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民主党领袖对吉米·坎摩尔被停职的反应是要求媒体公司更加友善。例如,奥巴马就是如此:

这些精英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老板的社会,他们也不愿想象这样的社会。这让他们感到恐惧。

但像莉娜·汗这样的民粹主义者以及新一代人,却接受了旧有的自由观,即免于任意胁迫的自由,以及它所蕴含的平等。他们对坎摩尔停职事件的反应与民主党主流截然不同。例如,前联邦贸易委员会委员阿尔瓦罗·贝多亚呼吁废除1996年《电信法》,并指出平等对于媒体体系支撑一个我们作为平等自由参与者的社会至关重要。

自大约十年前出现以来,新的反垄断世界一直与民主党建制派并存。民主党人一直试图将“反垄断”作为一个议题,与堕胎、富人增税、跨性别者权利等等并列。但你不能只是把“反垄断”列入你的议题清单,然后把它当作一个议题来处理。有时会有关于向左转、向中间转,或者更突出的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的争论。但这里的争论很愚蠢,只是一些关于虚假权衡的琐碎问题。

反垄断框架的基石是将自由视为免于任意胁迫的自由,这与自由主义政治的单一议题架构格格不入。像民主党捐款人、领英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这样的寡头,或许会反对某种形式的任意胁迫,比如同性恋权利,但同时又支持通过垄断和欺骗消费者进行任意胁迫。正因如此,试图将反垄断主义引入民主党建制派就像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一样困难。问题不在于对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排序,而在于对美好社会以及自由的理解。

民粹主义愿景并非某种全新激进的理念,它只是美国人反抗英国统治时的信仰,联邦士兵在行军时的言论,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其《女权辩护》中所写的内容,以及罗斯福总统在“我们需要免于恐惧的自由”中所阐述的内容。它意味着对政府拥有发言权,受到保护和平等对待,并对管理我们资源的公司施加某种社会控制。

目前,我们处于一个建立在任意胁迫基础上的体制,两党领导人从根本上都对不同的榨取型精英群体施压感到满意。本周,美国人被以一种非常详细和激进的方式提醒,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可能意味着什么。许多人对此感到满意,许多人甚至觉得有人能保护他们,使他们免于通过政治行为与同胞共建社会的需要,这令人耳目一新。其他人可能会寻求不同的、更自由的主人。对他们来说,这或许就是自由。

对我们其他人来说,嗯,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政治。正因如此,看到谷歌再次被送上法庭,看看另一位法官是否会迫使该公司屈服于法治,才显得意义重大。这在当下或许显得格格不入。但我们是否容忍任意胁迫,才是当下美国面临的根本问题。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付费墙之后,特朗普借了一大笔钱来救助阿根廷自由主义总统;出现了一些积极行动,阻止兽医诊所被私募股权收购;英伟达向OpenAI注资1000亿美元,以维持人工智能泡沫;美国最好的公用事业监管机构被解雇;热门播客界开始转向莉娜·汗式的左翼民粹主义。付费订阅用户正在帮助我们筹集报道谷歌审判的费用,您可以在“科技巨头审判”栏目找到相关内容。如果您还不是订阅者,请考虑跳过付费墙注册。

阅读更多

原文: https://www.thebignewsletter.com/p/monopoly-round-up-the-week-america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il Dash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