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言论自由悖论

Posted on 2025-09-20

2025 年 9 月 18 日,示威者在好莱坞 El Capitan 娱乐中心外抗议《吉米·坎摩尔秀》停播。| Mario Tama/Getty Images

吉米·坎摩尔被停职并非因为收视率低。他被停职并非因为他跨越了道德红线。他被停职是因为美国总统决定拿他来杀鸡儆猴。

所谓的辩解出现在吉米·坎摩尔的周一晚间节目中。“周末我们又跌入了谷底,‘让美国再次伟大’帮派拼命地把这个谋杀查理·柯克的孩子描绘成他们之外的任何人,并竭尽所能地利用这一点来捞取政治利益,”吉米·坎摩尔在独白中说道。

当时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枪手是“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支持者,正如吉米·坎摩尔的评论似乎暗示的那样,而且我们之后了解到的信息也没有任何相反的迹象。如果真有证据的话,那就是相反的。

但民主国家理应包容不经意的言论。糟糕的笑话、糟糕的观点,甚至恶毒的言论,都是自由社会的代价。而第一修正案的宗旨,就是让政府不再管我们能听什么、不能听什么。

正如我的同事扎克·博尚(Zack Beauchamp)所言,坎摩尔的停职是对言论自由极其明目张胆的攻击。如果这真的开创了总统可以利用监管机构压制敌人的先例,那么我们就陷入了政治紧急状态。因为言论自由不仅仅是一种民主价值观,更是所有其他价值观得以实现的基础。

但正在发生的一切并不令人意外。允许异议和讽刺的开放性,也使得民主社会容易受到煽动家的利用——我和合著者扎克·格什伯格在我们关于这一主题的书中称之为“民主悖论”。

因此,一个以包容各种言论为荣的文化,最终总会面临这样的时刻:它是否也必须容忍压制言论的行为。而现在,正是这样的时刻之一。

民主空间如何让位于反民主势力

我们在金梅尔案中看到的先例可以追溯到民主的黎明时期。

在雅典,开放的法律平台让苏格拉底有机会质疑权威,但也让他的敌人有权以“腐蚀青年”的罪名将他送上法庭。正是这种开放性使得辩论成为可能,也为镇压力量利用体制武器对付苏格拉底创造了空间。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电影、广播和印刷品的蓬勃发展为新艺术和进步思想铺平了道路,但这些媒体很快被约瑟夫·戈培尔变成了大众宣传的工具,将民主文化淹没在专制的信息之中。

在当今的美国,旨在保障开放广播的监管框架正被用来惩罚总统的批评者。更广泛地说,同样是支撑言论自由的开放信息环境,使得“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及其盟友能够日益主宰公共领域——放大阴谋论,压倒基于事实的新闻报道,并侵蚀共享现实的条件。

史蒂夫·班农公开吹嘘自己“ 用垃圾充斥整个地区”,利用开放信息环境的巨大容量来破坏媒体报道。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持续不断的谎言洪流也是如此。而国外的敌对势力——从俄罗斯介入2016年美国大选的“水军农场” ,到中国今天在TikTok上制造分裂的虚假信息宣传——已经学会了渗透这些开放渠道来破坏民主国家的稳定。

我们许多人都曾庆祝21世纪媒体“守门人”的瓦解,以及一个自由开放的数字公共广场的兴起。互联网在其早期被誉为一股民主化的力量。然而,它那些让人感到自由的特质——开放性、便捷性和即时性——也使其易于被利用。

解决这一矛盾并非易事。言论自由既是民主的优势,也是其弱点。

美国人到底有多重视言论自由?

在自由主义者的想象中,言论自由是一项中立的原则,它保障思想的公平竞争,平等地保护各方。后自由主义右翼和“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共和党人却把它当作武器。言论就是力量,从他们过去一周的言辞和行动来看,只要有利于他们,他们乐于监管言论。

在他们看来,这完全是公平的。他们说,自由主义者也并非真正致力于言论自由。过去十多年里,当他们的左翼盟友对“不正确”的信仰施加镇压的重击时,他们却袖手旁观。他们觉得以同样的方式使用国家权力是正当的。

这种批评不无道理。左派也有其自身的非自由主义反应。取消活动、取消平台、取消邀请——从米德尔伯里学院学生对查尔斯·默里(Charles Murray)的批评,到《纽约时报》员工因一篇专栏文章而起义,再到哈姆林大学因展示先知穆罕默德画像而解雇一位艺术史教授——左派在推行正统观念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不同之处在于,右翼如今正运用政府机制,以民主党政府从未有过的方式强制推行他们的“反应”。我们说的可不是卫斯理大学二年级学生为巴勒斯坦冲进校园的那种事。

这是至关重要的区别,也是我们为何会走到这一步的原因:那些有足够权力影响公共领域的机构正在屈服于政治压力。

这就是现在发生的事情。Nexstar——在全国拥有大约200家电视台——和ABC甚至没有试图捍卫自己的自主权。他们显然认为与政府抗争成本太高,尤其是在事关数十亿美元的合并审批的情况下。所以他们投降了。而当拥有如此强大权力的机构倒闭时,它向其他所有人传递了一个信息:不要太过分,不要嘲笑错误的人,不要拿自己的未来冒险。

这就是为什么你不必关心吉米·坎摩尔,也要关心刚才发生的事情。关键不在于你是否认为他的独白是搞笑、冒犯还是更糟。关键在于你是否能接受美国总统以监管威胁的方式将一位批评者从国家电视台移除。如果政府能对坎摩尔这样做,它也能——而且最终会——对任何触犯错误的人这样做。

特朗普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因为他看到了我们体制的漏洞。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下,厚颜无耻简直就是超级力量。只要你心无旁骛,你就可以突破礼貌话语的界限,用胡言乱语充斥整个圈子。而现在,他从我们公共广场的开放中获益良多,却要把大门关上。

原文: https://www.vox.com/politics/462120/trump-kimmel-free-speech-paradox-democracy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il Dash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