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人士经常讨论觉醒、精神、能量以及相关话题,所以从远处看,他们似乎都是同样的怪人。然而,走近一点,就会发现两组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一方面是热爱与联结的人,他们滔滔不绝地谈论着真实的沟通、化身、密宗性爱以及敞开心扉。另一方面,则是热爱死亡和无常的人,他们滔滔不绝地(冷冰冰地,用冷冰冰的语气)谈论着平静、开阔、面对无常,以及放弃个人欲望去服从更高的智慧。 我们不妨称之为“布巴”(Bouba)和“琪琪”(Kiki)的灵性。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妈妈和爸爸”的灵性。敏锐的观察者会注意到,它们与焦虑/回避型依恋的二分法相呼应。布巴灵性全力投入生物存在的贪婪闷热之中,力求结合是化解人生失望的良方。琪琪灵性则将克制和洞察力视为获得满足的良方,远离轮回,而非使其更好地运转。 布巴精神的桂冠诗人可能是华莱士·史蒂文斯:“美在心灵中转瞬即逝,如同门户的断断续续的踪迹,但在肉体中却是永恒的。” 琪琪精神并不一定崇尚诗人,但或许会欣赏罗伯特·洛厄尔的这句诗:“主在祂旨意的彩虹中永存。” 布巴精神的吉祥物是一位性感的大地母亲,仅仅一瞥便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拥抱。琪琪的吉祥物是一位白发苦行僧,他以坚定不移的本性,整理着周围的混乱。布巴说:宇宙建立在爱之上,所以你想要一个拥抱吗?琪琪说:当然,但神性的爱与你喜怒无常的渴望截然不同。 我最喜欢的老师横跨这两类。比如斯蒂芬·斯奈德,就指导他的学生冥想显化绝对和未显化的绝对——前者是爱与光,后者是潜能与宁静。真希望自己20岁时就跟随他,而不是追随自己愚蠢的倾向。这些倾向让我最终走进了Kiki的死胡同。 和许多其他年轻人一样,我把禅宗视为消除我个性中那令人厌恶的不便之处的可靠方法。我相信,如果我练习内心的麻木,就能超越自身的混乱。这确实有效;如果你不断皱起眉头,抵挡住你的冲动,它们最终会变得迟钝。如果你像我一样混乱,这甚至可能比你的基本精神状态有所改善。问题是,这种强行保持的平静通常不会持久——生活中的屈辱最终会将你击垮。 最近,我以更健康的心态回归冥想,并花了一些时间沉浸在布巴精神的死胡同中。我发现了慈爱的奢华,以及在不受束缚的欣赏中环游世界的美妙。但最终,我并没有爱上生活的全部——只是爱上了涂着我最爱口红的那一部分。我试图回避对孤独和分离的欣赏,而这两者都是人类生存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只要它同意成为我的自动售货机,我就会接受它。存在往往会抵制这种做法,要么提高你的快乐承受度,要么用丧亲之痛切断你的联系。 作为一名实践者,如果你完全接受布巴疗法,你将沉浸在一片喜悦的花园中,发现情感如同管弦乐般错综复杂,并了解到你直觉的建议往往出奇地有效。如果你像许多聪明的孩子一样,整个人格都建立在羞耻感和自我审查之上,并且逐渐疏远颈部以下的一切,那么这将是一个启示。但如果你过度遵循这种逻辑,你就会变成一个自我放纵的婴儿。你会仅仅因为理性的想法感觉不好就拒绝它们,无休止地发脾气,并想知道为什么另一个亲密关系研讨会让你感到枯燥乏味。最终,你真的无法摆脱执着的痛苦。 与此同时,如果你完全进入Kiki状态,你将漂浮于意识的振动多样性之上,感知到所有现象都是同一能量的运动。这将赋予你无比清晰的思维,以及对意识本身的强烈欣赏,无论其内容如何。但如果你过度遵循这种逻辑,你试图掌控的自我就会从侧面爆发出来,让你心生怨恨,并突然违背你引以为豪的道德准则,你也会变成一个眼神呆滞、屁股上插着棍子的怪人,无法与你发誓要拯救的现实互动。你将无法意识到自己正深陷于另一种执着: vibhava-tanha (无我贪爱) ,即对不存在的渴望。 我注意到,人们在灵性道路上的突破往往发生在他们转换方向的时候。专注于分析的内观书呆子有一天会把“记住上帝爱你”当作冥想的提示,或者意识到在爱人的怀抱里失声痛哭是件很美好的事。另一方面,也许热爱联结的嬉皮士,厌倦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乐趣,会不由自主地陷入“究竟是谁在真正拥有这些欲望”这个问题。那些偏爱Kiki的人会明白,激情也是一种愿景。那些偏爱Bouba的人会明白,平静比贪婪者所能想象的更令人愉悦。 布巴精神更加亲切,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如果只能选一种,我会选它。它会为你打造一个温馨的茧,包裹着你自我的架构,里面装满了散发着芬芳的羊绒毯、一叠叠精心刻画的日记,以及真挚对话的回响。但如果没有了基基精神的一面,你会发现,即使你简单的渴望得到满足,它们也只会被更虚幻的渴望所取代。你不会意识到,这个茧实际上是你自我的临终之床,虽然装饰你的临终之床很美好,但最终你还是要躺下死去。 感谢Wystan对本文的贡献。
© 2025萨莎·查平 |
爱与死,琪琪和布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