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史蒂芬妮·施的马赛克雕塑展现华人侨胞的碎片

Posted on 2025-09-16

史蒂芬妮·施的马赛克雕塑展现华人侨胞的碎片

Stephanie Shih以其以厨房用品和家居生活为主题的错视陶瓷雕塑而闻名,如今她将以烹饪为主题的创作风格进一步融入物质文化之中。在两次展览中,这位布鲁克林艺术家(此前)将马赛克融入其中,将小玻璃碎片和陶器碎片镶嵌成生动的构图,探索生产和劳动。

施的建筑作品在威斯康星州希博伊根的约翰·迈克尔·科勒艺术中心展出,其宝塔式结构借鉴了美国中西部石窟的传统。从蒙特利湾一个中国渔村出土的破碎瓷器餐具、抛光石材和陶瓷碎片覆盖着建筑的正面,而数百件从公众手中收集来的摆设和人物雕塑则点缀着屋顶。

这座六层高的雕塑名为“玩具大厦(1915-1939)”,重新诠释了密尔沃基市中心一处历史遗迹,它曾由一位华裔移民拥有,并曾容纳过舞厅、餐厅和各种商业场所。作为华裔侨民的集体肖像,施的作品将考古、古董和当代文物组合成一个兼收并蓄的阵列,连接着世俗与神圣。

卡罗莱纳桃子马赛克广告的详细图片,广告中一位女士手捧桃子 《卡罗莱纳骄傲的桃子》(2025)细节图,铝板上彩色玻璃和水泥砂浆,18 x 48英寸

艺术家施氏近期在马赛克艺术领域的最新尝试,在于本周于SOCO画廊开幕的个展《看不见的手》中继续进行。作品《卡罗莱纳骄傲的桃子》是一幅用彩色玻璃制作的宽幅农产品宣传画,描绘了一位女子惊叹于成熟的果实。正如画廊声明所述,施氏将我们引向消费,描绘了这鲜美的商品被一位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收获后的景象。

《看不见的手》将复古风格的广告与艺术家的陶瓷作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品中既有常见的杂货店物品,例如一盒纯果乐和斯马克果冻,也有像肯德基炸鸡盒这样的热门快餐残羹剩饭。这些看似平凡的物品,却引出了艺术家一个永恒的疑问:我们期望并依赖的便利和食物背后,究竟是谁?

随着移民和劳工话题成为焦点,施的作品反映了美国长期以来针对必要工作者的政策。她引用了1882年的《排华法案》 ,该法案禁止华人移民十年,主要针对那些从事低薪工作的人群。“这项法案为更广泛的种族化劳工剥削模式奠定了基础,这种模式至今仍在影响着美国的移民和劳工政策,”艺术家补充道。

《看不见的手》将于9月18日至11月8日在夏洛特展出。如果您在希博伊根,可以参观“玩具建造(1915-1939)”,这是“美好体验:中西部石窟传统”展览的一部分,展览将持续到2026年5月10日。欢迎访问艺术家的网站和Instagram,探索更多她的作品。

淡绿色背景上摆放的一系列陶瓷食品 《看不见的手》作品集卡罗莱纳桃子的马赛克广告,上面画着一位手捧桃子的女人 《卡罗莱纳的骄傲桃子》(2025),铝板上的彩色玻璃和水泥砂浆,18 x 48英寸卡罗莱纳桃子马赛克广告的详细图片 《卡罗莱纳骄傲的桃子》(2025)细节图,铝板上彩色玻璃和水泥砂浆,18 x 48英寸一些小玩意儿 《玩具建筑(1915-1939)》(2025)细节图,作品包含中国外销瓷、众包物品、现成物品、蒙特利湾中国渔村考古陶瓷碎片(约1850-1906年)、彩色玻璃、陶瓷、抛光石、玻璃棒、树脂、珐琅、水泥浆、钢筋水泥、钢材和聚苯乙烯。图片由艺术家和约翰·迈克尔·科勒艺术中心提供带有安德斯上校肖像的肯德基陶瓷盒 “肯德基”(2025),陶瓷,9 x 9 x 7英寸陶瓷糖果盒 《惠特曼的采样器》(2025),陶瓷,2.5 x 9 x 5.5英寸六罐金宝汤陶瓷罐堆成金字塔 “金宝浓缩汤”(2025),陶瓷,12 x 10.5 x 3英寸三种陶瓷麦考密克产品 “McCormick Spices”(2025),陶瓷,5 x 9 x 1.5英寸

像这样的故事和艺术家对你来说重要吗?立即成为Colossal 会员,每月只需 7 美元即可支持独立艺术出版。文章《 Stephanie Shih 的马赛克雕塑展现了中国侨民的碎片》最初发表于Colossal 。

原文: https://www.thisiscolossal.com/2025/09/stephanie-shih-mosaic-ceramic-sculpture/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