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让我们坦诚地谈论查理·柯克的生平和死亡

Posted on 2025-09-13

查理·柯克和唐纳德·特朗普在舞台上握手查理·柯克(右)于 2024 年 12 月 22 日在凤凰城举行的 2024 年美国节上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一起在台上发表讲话。| Josh Edelson/AFP via Getty Images

右翼活动人士查理·柯克遇害以来,左翼人士的压倒性反应是震惊和恐惧。没有任何一位知名人士为这起杀戮事件辩护;数百人,从民主党领导层到基层,都谴责了政治暴力。

但在一致意见的背后是一场更微妙的争论:不是关于如何回应柯克的死,而是如何看待他的一生。

一方面,是对柯克民主政治方法的 严肃纪念。这些作者认为,柯克对言论自由的追求令人钦佩——他经常在充满敌意的大学校园里巡回演讲,与形形色色的人进行辩论。他正是在这样做的时候,在回答一个关于大规模枪击事件的问题时被杀害。

我最近在他自己的频道上看了一段他与一名学生就食用动物问题进行辩论的视频。这名学生轻松击败了柯克,因为他对这位反堕胎纯素举重运动员的论点毫无准备。然而,柯克并没有回避挑战,而是认真对待这位年轻人,并尽力反驳。这其中蕴含着令人钦佩的民主精神。

他不仅仅是一个四处辩论的人,还是一个接近特朗普白宫、积极宣扬极端主义的政治人物。

另一方则认为,这种描述忽略了关键背景。他们认为,柯克的政治活动常常破坏他所代表的民主进程。他不仅仅是一个四处辩论的人,还是一个与特朗普白宫关系密切的政治人物,积极宣扬极端主义。不加批判地悼念他,实际上是在粉饰他在我们政治衰落中所扮演的角色。

柯克极力捍卫特朗普关于2020年大选的“弥天大谎”,并派遣七辆载满活动人士的大巴参加1月6日的集会,最终导致国会大厦被冲击。他的组织“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制定了一份“教授观察名单”,旨在压制校园内的左翼言论,并大力推崇私刑杀手凯尔·里滕豪斯(Kyle Rittenhouse) 。他支持威权政策, 妖魔化政治对手,并发表了大量客观偏执的言论——警告“四处游荡的黑人为了好玩而攻击白人”,或者“伊斯兰教是左翼用来割断美国喉咙的利剑”。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记住查理·柯克——他是参与民主审议过程的人,还是贬低或粗俗化民主审议过程的人?

两者都有。或者,也许两者都没有。

柯克并非死于年老,甚至并非自然原因。我们关于他生平的追忆,至少目前而言,与他的死因密不可分:他在一场公开的政治辩论中被暗杀。

每当一位杰出的政治人物遇害,政治派别之间总会滋生不信任——柯克遇害事件后,极右翼势力正指望着这一点,力图对左翼势力进行暴力镇压。民主国家的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思考,我们谈论这起枪击事件的方式会如何影响这种动态:是加剧了党派仇恨,还是标志着对和平公民对话的重新承诺。

我认为这正是那些赞扬柯克参与民主进程意愿的人的本意。但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不美化他的人格和政治立场如何损害了民主进程——以及这种粉饰如何为未来几周乃至几个月我们政治的进一步恶化提供掩护。

然而,要穿针引线,不仅需要我们仔细思考说什么,还需要我们仔细思考说话的方式。

反对正当化

我希望你思考两句话。

第一句:“查理·柯克的政治观点很糟糕,但没有人应该因为自己的信仰而被杀。” 另一句:“没有人应该因为自己的信仰而被杀,但查理·柯克的政治观点确实很糟糕。”

从语义上看,这两句话是一样的。然而,句法上的转变却从根本上、微妙地改变了所要传达的信息。

第一句话强调了杀戮:结论性的想法,也就是主导性的考量,是政治杀戮是错误的。当演讲者承认他们不喜欢柯克时,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强调柯克之死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尽管我憎恨柯克和他的立场。

相比之下,第二句则用对柯克恶行的评价来淡化对他被杀的谴责。说话者暗示,重点不应该放在柯克被杀这件事上,而应该放在他低劣的道德品质和恶劣的政治影响力上。最糟糕的情况下,这样的表述方式会让人觉得像懦夫的辩解:试图暗示柯克罪有应得,却又不愿冒着直言不讳所带来的社会谴责的风险。

左翼关于柯克的对话中,有一种说法听起来就像是那句话的加长版。当一篇文章或一段视频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攻击柯克时,对他被杀的敷衍谴责并不能改变人们的印象:你真正想说的是,他罪有应得。

显然,这是一种必须拒绝的邪恶情绪。

查理·柯克之死,首先也是对他家人而言是一场悲剧。他曾经是人,和我们其他人一样,都是人。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如今,他们和他们的母亲不得不面对失去他的生活。

这对国家来说也是一场噩梦。民主国家不应该出现政治杀戮,甚至不应该出现看似政治性的杀戮。它们危及制度的根基,危及公民之间的相互信任,正是这种信任让他们能够将信任寄托在选举上来解决争端。

维护民主意味着坚持这一原则——不附加任何条件或懦弱的条款。

反对粉饰

与此同时,我也认为,我们有理由选择第一种表述——“查理·柯克的政治观点很糟糕,但没有人应该因为他们的信仰而被杀”——而不是更短、更简单的“没有人应该因为他们的信仰而被杀”。

为什么?因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刚刚邀请了杰克·波索比克来悼念柯克。

波索比克是一个彻头彻尾不诚实的政治极端分子,他代表了我们政治中所有错误的观点。2016年,他因传播“披萨门”阴谋论而声名鹊起。该阴谋论导致一名男子在华盛顿特区一家餐厅开枪,误以为他正在营救藏在地下室的被贩卖儿童。波索比克多年来一直与白人民族主义者保持着职业联系,包括亲自骚扰犹太记者。

然而,2021年,柯克聘请他加入“转折点美国”(Turning Point USA),并让他成为自己的密友。作为“转折点美国”的撰稿人,他的行为依然极端。

2024年,波索比克在一次保守派会议上发表了一次据称颇具讽刺意味的演讲,呼吁“民主的终结”。他举着十字架说:“我们将用这个来代替它,就在这里。”我说“据称”,是因为他2024年出版的《非人类》一书明确指出:“民主从未保护过无辜者免受非人类的侵害。”这些“非人类”?几乎涵盖了整个左翼政治。

重点并非在于查理·柯克的一生可以被简化为对杰克·波索比克的推崇。而是在于,波索比克正是柯克帮助带入共和党主流的政治的典型代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周四选择邀请他接受采访,对他的美德大加赞赏,他们实际上是在让柯克身后的光芒照耀在一位正在努力点燃我们政治火焰的活着的人身上。

事实上,在那次采访中,波索比克就含蓄地呼吁暴力报复。主持人加勒特少校莫名其妙地问柯克,对于他被杀一事,柯克更希望用“旧约”还是“新约”来回应,波索比克的回答毫无疑问。

“查理是《旧约》的忠实粉丝,”波索比克说。“正义必须得到伸张。”

作为一个政体,我们不能让柯克遇害的恐怖夺走我们的道德和政治意识。我们绝不能让像波索比克这样的人,仅仅因为他与柯克有过一段交情,就给予他机会,号召左翼人士进行圣经式的复仇。波索比克曾公开宣称他的政敌“非人”。柯克生前明知故犯地信奉激进主义,却与波索比克有过交情。就在过去几周,柯克呼吁逮捕反特朗普的市长,并指责黑人众议员贾丝明·克罗克特参与了“试图消灭这个国家的白人”。他的政治手段或许是民主的,但其实质目的却倾向于压迫和排斥。

我们可以——也必须——全力谴责查理·柯克遇害事件,不说任何懦弱的“但是”。但我们也不能允许柯克的盟友进一步玷污我们的政治,让他们把他变成攻击民主自由事业的烈士。

两条路都有界线,任何一条都不能跨越。

原文: https://www.vox.com/politics/461408/charlie-kirk-shooting-killed-right-way-suspect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