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95% 的组织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中获得了“零回报”,似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在撰写“我们是否身处泡沫之中?”的文章,而现在Meta 已经冻结了人工智能的招聘。人工智能泡沫的前景黯淡,人们兴奋地认为这个令人厌恶、浪费的时代可能即将结束。
因此,我每天都会被问到好几次,泡沫何时会破裂。我承认,我不太愿意给出任何直接的时间表——我们正处于一个(用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的话来说)非理性繁荣的时代,市场已经围绕着某种非常愚蠢、代价高昂的东西运转。
无论如何, Anthropic 显然将在下一轮融资中筹集高达 100 亿美元的资金,而OpenAI 据称在 7 月份的收入达到了 10 亿美元,这与我估计的 2025 年迄今为止的收入约为 52.6 亿美元相符,
泡沫“破裂”并不是萨姆·奥特曼宣称我们正处于泡沫之中——而是一系列事件导致大型科技公司退出这一运动,投资资金枯竭,目前的人工智能公司因为无法筹集更多资金、无法上市、无法卖给任何人而逐渐衰落和死亡。
总之,今年早些时候,一群轻信的傻瓜写了一篇超长的同人小说,名为《 AI 2027》 , 用其“阴郁”的笔触迷惑了凯文·鲁斯这样的人。 《AI 2027》文笔严肃,图表丰富,逻辑严谨,粉丝们认为这五位作者“资历深厚”。但实际上,《AI 2027》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愚弄那些想被愚弄的人,吓唬那些已经感到害怕的人。它一贯以权威的语气暗示一个自学智能体即将觉醒,这实在愚蠢至极,任何认真对待它的人都应该被吓得屁滚尿流。
这些人也是胆小鬼。他们选择用“OpenBrain”之类的虚假公司名来掩盖他们的预测,而不是充满信心地支持他们的预测。我知道预测未来几年很可怕——但这些骗子连预测都不敢保证!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尝试一些类似的事情,尽管叙事方式有所不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阐述我认为哪些情况会导致泡沫破裂。其中一些将基于我自身的知识、资料来源以及数十万字的写作经验进行推断。我不会写出一个严格的时间表,但我会描述一些事情可能如何发展,以及它们将如何(以及为什么)导致泡沫破裂。
溢价截止前的简短序言
我认为泡沫破裂需要一些必要条件,尽管现实往往更加无聊和烦人。无论如何,重要的是要知道,这是一个由市场氛围而非回报驱动的泡沫,因此泡沫破裂将是一种情绪反应。
这篇文章在很多方面都是我之前那篇“苍白之马”文章(名为“爆发性损害”)的后续。我最初提到的许多“苍白之马”都已成真——Anthropic 和 OpenAI 推动了价格上涨和利率限制,人工智能投资领域已然出现分歧, Meta 正在考虑缩减其人工智能团队,而 OpenAI 则玩了好几个不同的“又大又蠢的魔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尴尬地发布了 GPT-5,而我上周报道的 GPT-5 是一款“智能高效的路由器”,但事实恰恰相反。
这次,我将写出那些将冲击金融体系的关键事件,以及它们可能如何导致泡沫破裂。我还应该明确指出,这将是一系列事件,而不是一个重大事件,尽管有一些重大事件值得关注,我会在溢价休息后再讲。
我还认为这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因为“泡沫破裂”将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全发生。每个泡沫都是如此。尽管人们将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与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这一“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泡沫破裂前后还发生了一系列其他事件,这些事件虽然没有雷曼兄弟破产那么引人注目,但同样重要。
一位风险投资家(您很快就会读到关于他的故事)预测,按照目前的投资速度,需要 6 个季度才能完全耗尽资金,也就是说,到 2027 年 2 月左右,情况才会真正崩溃。
以下列出了我认为这个时代真正到来必须要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我认为真正必要的一些事情。
- NVIDIA的增长放缓: 正如《AI泡沫仇恨者指南》中所讨论的,NVIDIA是七巨头(这七巨头合计占美国股市35%的价值)中的弱点,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成功(占七巨头价值的19%)以及其价值,而这种价值完全取决于其每个季度都能卖出越来越多的GPU的能力。NVIDIA的增长放缓是不可避免的,一旦放缓,AI的神话就会随之崩塌。或许它会经历一个季度的下滑,然后又经历一个季度的上涨——但这三个月的时间足以让市场感到满意。
- 我要补充一点,如果英伟达的盈利表现不佳,泡沫可能会再次膨胀。又或者市场根本不在乎?下周末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
- 人工智能资金将开始枯竭,人工智能公司是有史以来最依赖资金的公司: 正如 The Information 上周所写,“干火药”(可用于投资的总资金)已经下降,Decibel Partners 的风险投资家 Jon Sakoda 认为:“……如果风险投资继续以今天的节奏进行投资,该行业将在六个季度内耗尽资金。” 除去 OpenAI 和 Anthropic,这场盛宴将持续到 2028 年……但我们都知道,这些公司才是真正赚钱的公司。
- 一家大型人工智能公司将会倒闭: OpenAI 和 Anthropic 每年都烧掉数十亿美元,而且丝毫没有停止烧钱的迹象。Altman 甚至模仿法夸德勋爵 (Lord Farquaad) 的言论,声称 OpenAI“愿意亏本经营”,直到……达到某个目标。泡沫破裂,其中一家公司必须倒闭,我会解释这种情况可能如何发生。
- 在这两种情况下,上市都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成功也会暴露出我认为的腐败经济状况。
- 大型科技公司将进军人工智能: Meta 冻结人工智能招聘力度还不够:Meta、谷歌、亚马逊或微软需要停止资本支出的消耗,而且它们需要明确表示:A)这正在发生;B)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构建了足够多的资源”或“超越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机会”。 到 2025 年,这些公司从人工智能中获得的收入勉强能达到 350 亿美元,而且我怀疑这些收入是否会继续增长。
- 另一部分是:市场让科技巨头要么站出来要么闭嘴:市场从未真正审视过人工智能的收入。我能想象这里会发生一些奇怪的游戏。微软是七巨头中除英伟达外唯一愿意谈论人工智能收入的公司,它在1月份停止了人工智能收入的公布,当时它的“年化”收入为130亿美元(也就是说每月收入略高于10亿美元)。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否意味着收入持平或下降,因为年化收入是月收入乘以12。
- 我还能想象到这样一种情况:这些公司开始发布一些晦涩难懂的“人工智能赋能”收入数据。我认为这行不通,即使行得通,也只是推迟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他们无法避免即将到来的资本支出紧缩。
- 这种特殊情况将会分段发生。
- 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将开始消亡: 正如我之前所讨论的,人工智能公司目前的估值处于自杀式水平,这使得它们不可能出售或上市。
- CoreWeave将会消亡: AI 数据中心开发商 CoreWeave 就像一颗定时炸弹,用DA Davidson 分析师 Gil Luria 的话来说,它背负着“不断恶化的营业收入”的重担。它也是 OpenAI 的重要合作伙伴, 作为一份价值 119 亿美元的五年期合同的一部分,为 OpenAI 提供计算能力,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其位于德克萨斯州丹顿的数据中心开发是否已接近尾声。该数据中心必须在 10 月前完成,部分原因是 OpenAI 届时需要向 Coreweave 付款,部分原因是届时 OpenAI 必须开始偿还其数十亿美元的巨额 DDTL 2.0 贷款。
- 德克萨斯州阿比林的“星际之门”项目未能启动……或者说,即使启动,OpenAI 也无力承担项目费用。据称,这座据称 4.5 千兆瓦的数据中心一旦全面投入运营(如果?),到 2028 年, OpenAI 每年将向甲骨文支付 300 亿美元,这笔钱超过了 OpenAI 迄今为止的风险投资和收入总和。如果这项扩张计划未能实施,那将很糟糕,但即使实施,甲骨文( 与微软不同)也不会接受“云积分”,而要做到这一点, OpenAI 每月的收入必须超过 40 亿美元,并且仍然需要筹集大量资金。
所有这些观点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几乎无法被忽视。迄今为止,这种泡沫之所以膨胀,是因为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例如“它不赚钱”和“耗资数十亿美元”——直到最近才被人们淡化,认为是这场美好的人工智能革命的必要代价。如今,事情开始明朗,批评的强度将逐渐增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引发一场让所有人都喊出“我们讨厌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运动。
这不仅仅是因为钱。 像 Shopify 的 Tobias Lutke 这样的 CEO 已经将公司文化完全围绕人工智能打造,他本人就要求“员工在申请额外资源之前必须证明为什么不能使用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就像一种傻瓜探测器——它那些脆弱模糊的用例足以让那些不参与公司盈利生产环节的无知商业白痴刮目相看。大型语言模型的虚假炒作——由那些已经放弃尝试理解它们的科技和商业媒体推动——对这些愚蠢的傻瓜来说象征着一种魔力,而要瓦解他们的“人工智能优先”文化将非常困难……直到第一个人做到,到那时,每个人都会效仿。
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如此深入地影响我们的市场,是因为它象征着以下几点:
- 高管和无所作为的中层管理人员通过暗示存在可以替代劳动力的工具来控制和压制劳动力的能力。
- 自动化的未来,尽管大型语言模型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糟糕。
- 控制着我们社会大部分的“思想家”的有效性,他们相信他们优越的大脑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高于”劳动力。
无论如何,我都会尽力详细地写下我认为会发生的事情。我会在这篇文章中探讨更多情况,并且正如之前讨论的那样,我会做出一些合理的猜测和推断,并阐述我对事情如何崩溃的看法。
我预测,未来十年大型语言模型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不在于它的实际创新或回报,而在于它能够揭示我们的领导人对世界或劳动力的真正了解程度有多么低,有多少人愿意接受一个聪明人说的最后一句话,以及我们的市场和经济是如何被对现实把握最脆弱的人所驱动的。
我将尝试写下我认为未来 18 个月可能发生的事情、可能加速崩溃的条件,以及我的一些未解决的问题的答案(例如这些公司如何记录收入和消耗计算能力)将如何影响结果。
这就是……AI 泡沫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