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之书充满音乐,”彼得·加布里埃尔唱道。“事实上,音乐就是从那里来的。”
爱之书是用奇妙的语言写成的——这是我们更深爱生活的最佳方式。爱任何事物——一个人、一个池塘、这个世界——就是看到其中的奇妙,聆听其中的音乐。爱与奇妙都与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本质进行着神秘的对话,其完整的信息对于分析思维来说是无法理解的,任何解释模型都无法理解。两者都需要臣服于体验的音乐性——相信音乐就是信息。
20 世纪 60 年代末,就在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用他的催化论文“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感觉?”挑战我们关于超人类意识的概念之前,早在罗伯特·麦克法兰通过询问河流是否有生命来挑战我们的生命概念之前,芬兰声音研究员安蒂·扬松就开始思考水的内在生命,思考水中那些闻所未闻的生物。当约翰·凯奇在感觉剥夺罐中聆听自己的神经系统时发现寂静的音乐性时,扬松——可能是深受喜爱的姆明创作者托芙·扬松的远亲——发现了池塘的音乐性。他对水蝽尤其感兴趣,这种虫子通过摩擦自己的生殖器,能产生惊人的 85 分贝——相当于纽约市交通的噪音水平,就像蝉鸣一样。
这是一个全新的生物声学世界,人类的耳朵以前从未听到过。
水黾的声像图
半个世纪后,哲学家兼音乐家大卫·罗森伯格(David Rothenberg)接续了杨松的遗志,为动物声音的世界注入了严谨与柔情。在对鸟类歌唱原因进行了引人入胜的探索之后,他将充满同情心的好奇心转向了自然界中最被忽视的声音意识深处——那些点缀在森林、草原和郊区的池塘。
在疫情初期,人类世界逐渐安静下来,罗森伯格决定将一个水听器扔进家附近的池塘,静静地聆听。令他惊讶的是,他发现了一个通往秘密宇宙的入口,他称之为“地下声”,这让人想起蕾切尔·卡森1937年的里程碑式散文《海底》 ,这本书首次激发了地球人的想象力,去思考水世界隐秘的生命。
“在我们家后方那片寂静无声的咸水中,”他听到无数未知生物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发出一种介于消声室里神经系统嗡嗡作响和佛教双簧管“gyaling”凄婉呻吟之间的声音。他听到了光合作用本身——植物通过水交换氧气的规律节奏,如同昆虫组成的野生交响乐团的节拍器。他将这一切呈现在声波图上——声音频率与时间的关系图——揭示了底层声音的层层复杂性,“音乐之间,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够独自创作出这样的音乐。”他写道:
深入探寻一个声音,或许就能找到所有声音的含义。万物歌唱,万物鸣响;万物在我们周围旋转。
他渴望探索更多生物声学世界,于是走遍了世界各地的池塘,记录了纽约州北部拉塞尔·赖特迷失池塘中路过的乌龟冒泡的声音,以及巴黎植物园池塘中彩绘青蛙深夜水下的叫声。
很快,就像大提琴家比阿特丽斯·哈里森 (Beatrice Harrison) 一个世纪前与夜莺合作完成的世界上首次有记录的跨物种音乐合作一样,罗森伯格开始为池塘管弦乐队伴奏——有时用他心爱的女低音单簧管,有时用电子乐器。
这种与音乐一起演奏、一起唱歌、一起跳舞的普遍冲动,真是不可思议。而对话似乎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同样的动力。对话的冲动往往是对抗和反驳,而不是协调。彼得·加布里埃尔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遇到罗森伯格时,完美地表达了这一点:
音乐让人翩翩起舞,坠入爱河,一起高歌。文字却让人树敌。人们会背弃你,准备与你争吵。
或许这是因为音乐传递的是神秘感,而对话传递的是观点——一种潜藏的确定性。罗森伯格的“潜声”是“轻快的未知之声的行列”——没有任何声谱图能够准确辨别出哪种生物发出了哪种声音,以及它们发出的原因。在他之前一个半世纪,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踱步时捕捉到了这一点:
在最远距离听到的所有声音都会产生同一种效果,即宇宙七弦琴的振动,就像介于两者之间的大气通过赋予其蔚蓝色的色调使远处的山脊在我们眼中变得有趣一样。
罗森伯格在他关于该项目的引人入胜的多媒体记录《池塘的秘密声音》 (公共图书馆)中写道:
我一直对地球上其他生物发出的声音着迷,思考着如何才能与它们互动,而无需费尽心思去解释它们。我从未想过要翻译鸟类、鲸鱼或昆虫的语言,但一直想以某种不确定的方式融入它们。
彼得·加布里埃尔是对的,如果你把世界视为音乐,你就可以跟着它一起唱,加入它,庆祝它,和它一起跳舞,即使你永远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
那些处于我们理解范围边缘的声音实际上可能成为最有趣的……这就是为什么音乐比语言更容易理解的原因……它就是这样,从世界的嗡嗡声中向我们发出光芒,它是万物内部的宇宙七弦琴,这个充满活力的地球,这个繁荣的、生机勃勃的池塘。
我想,这也可以用爱来形容——爱本身就是一种活力的绽放,在我们内心和我们之间绽放。罗森伯格的项目,尽管在艺术与科学的交汇处独具匠心,但首先是一种爱的表达——它虔诚地提醒我们,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在生命的交响乐中扮演我们渺小而不可或缺的角色,并聆听我们共同创造的奇迹。
捐赠=爱
十七年来,我每个月都要花费数百小时和数千美元创作《边缘人》(The Marginalian )(最初十五年,它的名字是《脑力挖掘》(Brain Pickings),如今已不复存在)。多亏了读者的支持,它一直免费且无广告地运营着。我没有员工,没有实习生,也没有助理——这完全是一个女人出于热爱而独自创作的劳动,也是我的生活和生计。如果这份劳动能以任何方式让你的生活更加舒适,请考虑捐款伸出援手。你的支持将带来巨大的改变。
通讯
《边缘人》每周都会发布一份免费的新闻简报,每周日出版,提供本周最鼓舞人心的读物。以下是精彩内容。喜欢吗?快来注册吧!
原文: https://www.themarginalian.org/2025/08/26/david-rothenberg-pond-sou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