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太阳能连续21个月成为美国最大的新能源来源

Posted on 2025-08-24

usa_64.png

Electrek援引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的最新数据报道称:“2025年前五个月,太阳能和风能占美国新增发电量的近91%……”。“自2023年9月以来,太阳能已连续21个月成为每月新增发电量的最大来源。” 2025年前五个月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11,518兆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75.3%……1月至5月,新增风能装机容量2,379兆瓦,占2025年前五个月新增总装机容量的15.6%。2025年前五个月,太阳能和风能占新增装机容量的90.9%,而天然气(1,381兆瓦)仅占9.0%;剩余的0.1%来自石油(14兆瓦)。太阳能+风能占美国公用事业规模发电量的22.9%。目前,太阳能(11.1%)和风能(11.8%)的装机容量均超过美国总装机容量的十分之一。它们加在一起,占美国公用事业规模发电总容量的22.9%。美国至少有25-30%的太阳能容量是以小型(例如屋顶)系统的形式出现的,这些系统并未反映在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的数据中。如果将这些额外的太阳能容量计算在内,太阳能+风能提供的份额将超过美国总容量的四分之一。如果加上水电(7.7%)、生物质能(1.1%)和地热能(0.3%),可再生能源目前占美国公用事业规模发电总容量的32.0%。如果将小型太阳能发电量计算在内,可再生能源目前约占美国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总而言之,未来三年(特朗普政府剩余任期的大部分时间)所有可再生能源新增的“高概率”净装机容量将达到113,097兆瓦。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的三年预测中没有新增核电装机容量,而预计煤炭和石油发电量将分别减少24,913兆瓦和1,907兆瓦……如果FERC目前“高概率”新增装机容量在2028年5月1日前实现,太阳能将占美国公用事业规模发电装机容量的16.7%。风能将额外提供12.7%的装机容量。因此,两者的占比都将高于煤炭(12.2%),并远高于核能或水电(各占7.2%)。事实上,假设目前的增长率持续下去,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的装机容量很可能在两年内超过煤炭或风能……到2024年底,所有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的30.96%。其中,太阳能占10.19%,风能占11.68%。截至5月底,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已升至31.98%,其中太阳能占11.13%,风能占11.80%。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还表示,5月份共有43个太阳能“机组”投入运营,总装机容量达1515兆瓦,“占当月新增发电量的58.7%”。

twitter_icon_large.png facebook_icon_large.png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

原文: https://news.slashdot.org/story/25/08/24/0022205/solar-energy-was-americas-largest-source-of-new-energy-for-21-straight-months?utm_source=rss1.0mainlinkanon&utm_medium=feed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