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很多人的标准,我其实并没有很多书。但就我拥有的书籍而言,我大概只读过其中的70%。而在这70%中,我甚至不敢承认自己把每本书都读完了。这是有意为之。我喜欢打造一个“家庭图书馆”,我相信里面一定有一堆未读的书,等待着未来偶然发现。我并非唯一一个这样做的人。西蒙·萨里斯在《好好读书》一书中描述了类似的个人哲学:
你应该尽可能随心所欲地买书,买得足够多,直到你开始忘记它们。你不应该知道你自己书架上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创建一个家庭图书馆,它应该像一个图书馆一样:它在那里等你发现、重新发现,让你沉浸其中。
对我来说,它是一个图书馆,不过是为了音乐。
今天我在想,我的音乐库是不是有点儿老旧了。几个星期以来,我每天都要花一两个小时来打理这些跟了我几十年的音乐收藏。
我累了。所有那些筛选工作都很辛苦,哪怕只是小心翼翼地为每首音乐添加ID3标签和你能找到的最高画质专辑封面。
但回报是我拥有了一个美丽的花园,精心挑选的音乐为我提出的许多无法通过书籍具体回答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我也很喜欢肖恩在这里描述的“奇想”(Whim)概念。当我发现自己的注意力被音乐吸引时(或者,如果我的注意力以一种不和谐的方式被拉回到音乐中),我就会把它从花园里拔出来。
毕竟:如果一张专辑注定以某种方式融入我的生活,它就会找到回到我生活的方法。
原文: https://seanvoisen.com/blog/habit-experiment-2-self-directed-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