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丁堡一条名为“利斯河”的溪流旁,六个名为“6 TIMES”的青铜雕塑矗立在水流间和桥梁旁,神秘地凝视着城市水道。同样,在利物浦,“另一个地方”由100个真人大小的雕塑组成,这些雕塑由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 )从自己身上取下的17个模具制成,永久地安放在克罗斯比海滩沿岸。事实上,这位艺术家在英国乃至世界各地拥有数十个永久装置,其中大部分与海岸线、公园和历史遗迹相互呼应。
葛姆雷长期以来一直着迷于人类、景观和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他的许多具象雕塑保留了自然、肌肉感的曲线和逼真的尺度,同时也大胆探索抽象领域,将立体主义和野兽派元素融入几何三维形态。尽管他的作品块状感与混凝土、钢铁等刚性材料建造的结构相联系,但他的作品却绝非毫无灵魂。
“安息之地 II”
葛姆雷近期在北京常青画廊举办的个展“身体建筑”(Body Buildings)将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举行,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一本同名专著。该书即将由SKIRA出版社出版,预计于10月7日发行。
葛姆雷运用陶土和铁创作了《安息之地 II》和《扶壁》等作品,巧妙地运用了建筑中常见的砖块或棱角分明的框架等材料。他将自己的创作手法描述为一种“思考和感受身体状态”的方式。无论是以各种姿势摆放在地板上,还是倚靠在墙上,他的人物形象既独立于建筑本身,又与建筑紧密相连。例如,《扶壁》促使我们思考,是墙支撑着人,还是人支撑墙。
侯瀚如和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人体建筑》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葛姆雷过去三十年来与中国的互动。艺术家本人撰写的一篇摄影散文,追溯了他与中国的互动,分享了一些从未公开的档案照片,记录了他在1995年的一次研究之旅,当时他参观了西安秦始皇陵中令人叹为观止的兵马俑大军。
在Bookshop预订《健美》一书,并在 Gormley 的网站上探索更多他的作品。
《扶壁》(2023),铸铁,176.8 x 54.5 x 67.2 厘米
《安息之地 II》细节
《羞耻》(2023),铸铁,161.7 x 59 x 42.9 厘米
《安息之地 II》细节
《安息之地 II》细节
《安息之地 II》细节
《电路》(2022),铸铁,29.3 x 201.3 x 122.4 厘米
“安息之地 II”装置细节图
像这样的故事和艺术家对你来说重要吗?立即成为Colossal 会员,每月只需 7 美元即可支持独立艺术出版。文章《建筑与人体形态在安东尼·葛姆雷的《人体建筑》中的融合》最初发表于Colossal 。
原文: https://www.thisiscolossal.com/2025/08/antony-gormley-body-buil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