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说到魔鬼》展现双胞胎姐妹海莉和西德妮·希门尼斯的世界

Posted on 2025-08-09

《说到魔鬼》展现双胞胎姐妹海莉和西德妮·希门尼斯的世界

Joy Machine 荣幸地推出“Speak of the Devil”展览,这是芝加哥艺术家Haylie和Sydnie Jimenez 的陶瓷及混合媒介作品联合展。展览将于 2025 年 8 月 9 日至 9 月 20 日举行。

“speak of the demon” 是一种表达爱慕和惊讶的表达方式,指的是将自己的愿望实现。这个成语暗示着一种奇特甚至神奇的能力,只需提及某人的名字就能召唤他/她出现。只需说出他们的名字,然后等待他们出现即可。

一张华丽的木桌上,镶嵌着瓷砖,描绘了一个黑色短发的人物,手里拿着一朵橙色的花海莉·希门尼斯,《花草丛中》(2025),一张带有瓷砖图案的桌子,24 x 28 x 23 英寸

对 Haylie 和 Sydnie Jimenez 来说,艺术创作也是一种召唤。这对双胞胎姐妹的创作风格相似,有时也合作创作。她们主要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并拥有相似的审美观:根植于叙事,充满纹身、穿孔和朋克风格。Sydnie 专注于三维创作,创作具象雕塑和图腾头像,而 Haylie 则更喜欢在平面板上蚀刻场景。两位艺术家都扮演着世界构建者的角色,描绘着她们的酷儿、黑人和棕色人种朋友和邻居拥抱她们所选择的亲人。

“这些我们称之为家人和朋友的人是我们当中最好的,理应得到这样的认可,”艺术家们说道。“我们希望充分肯定我们美好的社群,并展现出它们应有的样子。”

希门尼斯姐妹在美国南部长大,先在佛罗里达州,后移居佐治亚州,她们的母亲信奉天主教。“speak of the demon”这个短语源于宗教恐惧,起源于17世纪一种召唤邪恶的迷信。如今,这个表达方式已经失去了其险恶的含义,尽管表面上读起来仍然让人联想到恶魔。

这种肤浅的解读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正是海莉和西德妮孜孜不倦地想要探究的。她们在芝加哥生活了近十年,发现这座新城市与美国南方有着许多共同之处:“这两个地方虽然名声不佳,但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和积极的一面,”她们说道。

一个长着翅膀的大型陶俑,双手放在膝盖上坐着。她面容阴沉,长发飘飘 Sydnie Jimenez,《窗帘护发师》(2025),陶土和氧化物水洗

《说到魔鬼》展现了芝加哥与美国南方在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相似之处。艺术家们以人为本,着重展现了这两个地区蓬勃发展的社区。建筑细节,例如西德妮的石像鬼雕塑,以及家居用品,例如海莉的灯具和镶嵌桌,都体现了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和关爱社区所必需的空间。

在庆祝他们的朋友、家人以及未来可能成为他们的人的同时,艺术家们营造出一个温暖宜人的环境——墙壁上绘有定制的钢笔图案——为压迫、暴力以及流行文化和媒体中不断滋生的刻板印象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这是他们自己的魔法。通过想象一个充满彻底包容、愉悦和无尽欢乐的世界,艺术家们为这样一个世界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一组六块瓷砖,描绘了一群人在沙滩上拥抱海莉·希门尼斯 (Haylie Jimenez),《湖光山色》(2025),多层釉面瓷砖,25 x 18 英寸一块扁平的陶瓷作品,上面刻着两个拥抱的人物。其中一个人身上有一个半隐藏的纹身,上面写着“te quiero mucho” Haylie 和 Sydnie Jimenez,《Te Quiero Mucho》(2025),釉面陶土,11 x 12 英寸一个站立的大型人物,身穿红色运动衫、棕色裤子,头发编成辫子 Sydnie Jimenez,《Jimenez Jersey》(2025),釉面陶器和水钻,39 x 14 x 6.5英寸陶瓷人物背部细节图,身穿印有“jimenez”字样的红色球衣。图片展示了他辫子的细节。 Sydnie Jimenez 作品《Jimenez Jersey》(2025 年)细节图,釉面陶器和水钻,39 x 14 x 6.5 英寸一块瓷砖上画着一个表情严肃的人的肖像,他身上有纹身和穿孔,嘴里叼着一根大麻烟。他身后是绿色的藤蔓。海莉·希门尼斯 (Haylie Jimenez),《缠结的葛藤》,釉面瓷砖,7 x 8 英寸

像这样的故事和艺术家对你来说重要吗?立即成为Colossal 会员,每月只需 7 美元即可支持独立艺术出版。文章《Speak of the Devil》展现了双胞胎姐妹 Haylie 和 Sydnie Jimenez 的世界,最初发表于Colossal 。

原文: https://www.thisiscolossal.com/2025/08/speak-of-the-devil/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