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一下,你用一台投影仪对准一个场景,而你正用一台从不同角度对准的相机拍摄。[okooptics] 利用光传输建模技术,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从投影仪的视角(而非相机的视角)捕捉图像,甚至可以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合成照亮场景。
这个概念涉及捕捉光线如何从投影仪传输到场景的数据。这可以通过每次点亮投影仪的一个像素,同时用相机捕捉图像来实现。然而,即使是分辨率较低的投影仪,比如256×256像素,也需要捕捉65536张单独的图像,而且耗时很长。相反,[okooptics] 解释了如何通过使用投影仪的二进制编码图像来实现同样的任务,这样只需17次曝光就能捕捉到相同的数据。
一旦掌握了这些光传输数据,就可以做出各种奇特的特技。你可以合成照明场景,就像投影仪正在显示你选择的任何新奇照明模式一样。你还可以构建一张从投影仪视角拍摄的模拟照片,甚至进行一些基本的深度重建。[okooptics] 很好地解释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并通过视觉演示来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这项工作的灵感来自于不久前在 SIGGRAPH 上发表的“双重摄影”论文,该会议至今仍在不断产生极其有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