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测量宇宙膨胀速度的根本不同方法持续产生不一致的结果——对退行星系的直接观测得出的膨胀速度约为每百万秒差距 73 公里/秒,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分析得出的膨胀速度接近每百万秒差距 67 公里/秒/百万秒差距。杜克大学天文学家丹·斯科尔尼克表示,这种被称为“哈勃张力”的差异在过去十年中逐年加剧。持续存在的分歧阻碍了对宇宙精确年龄或大小的计算。ΛCDM 模型认为暗能量和暗物质构成了宇宙的 95%,而可见物质仅占 5%,该模型假设暗能量的性质自大爆炸以来一直保持不变。一些理论家认为暗能量的效力会随着时间而改变,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银河系位于一个相对空旷的空间区域内。今年 6 月的一项研究利用类星体光的引力透镜效应,绕过了传统的距离测量方法,得出了更高的值。包括维拉·鲁宾天文台和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在内的新望远镜或许能提供更多数据。过去测量精度的提升只会加剧而非缓解这种紧张局势。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