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引擎仍然需要用户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解读搜索结果并将其置于特定语境中,”信息系统助理教授Aaron French说道。但随着像ChatGPT这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兴起,“互联网用户不仅仅是在外包记忆——他们甚至可能在外包思考本身。”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不仅仅是检索信息;它们还可以创建、分析和总结信息。这代表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可以说,生成式人工智能是第一种能够取代人类思维和创造力的技术。这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ChatGPT会让我们变傻吗……?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认知任务委托给人工智能,我认为值得思考我们究竟获得了什么,又面临失去什么的风险。文章指出:“对许多人来说,它取代了筛选信息来源、比较观点和应对模糊性的需求,”并认为这“可能会削弱他们批判性思考、解决复杂问题和深入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在题为“人工智能与邓宁-克鲁格效应”的章节中,他指出:“重要的不是一个人是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而是如何使用。如果不加批判地使用,ChatGPT 可能会导致智力上的自满。” 他更重要的观点似乎是,当人工智能被用作辅助工具时,“它可以成为激发好奇心、产生想法、阐明复杂主题和引发智力对话的强大工具……增强人类智能,而不是取代它。这意味着使用 ChatGPT 来支持探究,而不是将其简化。这意味着将人工智能的回应视为思考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他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让互联网用户走到了十字路口。一条路会导致智力衰退:一个让人工智能替我们思考的世界。另一条路则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来扩展我们的智力,利用它的力量来增强我们自己的智力。” 因此,他的文章以一个问题结尾——我们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请在评论区分享你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你认为你使用人工智能让你变得更聪明了吗?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