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士顿大学的声明称,这是“可扩展量子技术的里程碑”。根据发表在《自然电子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来自波士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西北大学的科学家“报告了世界上第一个芯片上的电子-光子-量子系统”。波士顿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副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米洛斯·波波维表示,量子计算“从概念到现实,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这只是这条道路上的一小步,但却意义重大,因为它表明我们可以在商业半导体代工厂中构建可重复、可控的量子系统。”该系统结合了量子光源和稳定电子器件,采用标准的45纳米半导体制造工艺,产生可靠的关联光子对(光粒子)流——这是新兴量子技术的关键资源。这项进展为可量产的“量子光工厂”芯片以及由众多此类芯片协同工作的大规模量子系统铺平了道路……正如电子芯片由电流驱动,光通信链路由激光驱动一样,未来的量子技术需要稳定的量子光资源单元来发挥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点,研究人员在硅芯片上创建了一系列“量子光工厂”,每个尺寸都小于1毫米×1毫米……“最让我兴奋的是,我们将控制直接嵌入到芯片上——实时稳定量子过程,”领导此次量子测量的西北大学博士生Anirudh Ramesh说道。“这是迈向可扩展量子系统的关键一步。”感谢Slashdot的长期读者fahrbot-bot分享此消息。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