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中国政府下属的非营利性基金会中国电影基金会计划利用人工智能重振100部功夫经典影片,包括分别由成龙、李连杰和李小龙主演的《警察故事》、《黄飞鸿》和《精武门》。该基金会表示,将与上海灿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授权100部香港电影授权给人工智能公司,以便将这些电影重新推向全球年轻观众。” 该基金会表示,有机会利用人工智能通过动画等方式讲述这些故事。据该公告的英文稿显示,他们计划发行导演吴宇森1986年执导的电影《英雄本色》的动画版,利用人工智能“重新诠释”吴宇森的“标志性视觉语言”……该项目引起了美国艺术家的关注,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人工智能在创作活动中的应用深感担忧。美国导演工会表示,人工智能是一种创意工具,只能用于增强创意叙事过程,“绝不能用于追溯性地扭曲或破坏电影制作人的艺术作品……美国导演工会强烈反对使用人工智能或任何其他技术来篡改电影或改变导演的构想,”美国导演工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长期以来,美国导演工会一直反对此类修改,例如对电影进行着色或消毒以消除所谓的‘令人反感的内容’,或其他从根本上改变电影原始风格、意义和实质的修改。” 在中美两国争夺竞争激烈的人工智能领域主导地位之际,该项目凸显了人们对人工智能重塑娱乐业潜力的截然不同的看法……在该项目宣布之际,支持者们盛赞人工智能将为中国带来机遇,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其文化信息,并为创意工作者创造新的工作机会。与此同时,他们还大力宣扬人工智能对电影制作流程的颠覆,称《英雄本色》翻拍版仅用30人就完成了,比典型的动画项目少得多。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亚洲研究教授埃里克·哈维特表示,中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更加残酷的社会”。“如果有人因为人工智能接管而失业,那也只是中国前进的代价……中国没有那些独立的劳工组织,所以他们没有那种影响力来抗议中国人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因为这可能会减少他们的就业机会或导致该行业裁员……” 功夫复兴的举措将延伸到其他领域,包括武术电子游戏的创作。文章还包含一个有趣的统计数据。 “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一项调查,中国许多人都对人工智能持欢迎态度,83% 的人相信人工智能系统是为了社会的最大利益而设计的,这一比例远高于美国的 37%。”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