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援引一项针对玻利维亚亚马逊地区少数原住民群体的新研究报道称:“我们对衰老生物过程的一些基本假设可能是错误的。”[此处提供备用网址。]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长期低度炎症(也称为“炎症衰老”)是衰老的普遍特征。但这项新数据提出了一个问题:炎症是否与衰老直接相关,或者是否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或环境有关。这项于周一发表的研究发现,两个非工业化地区的人们在一生中经历的炎症类型与城市人群不同——这可能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有关,而非慢性疾病的前兆。他们的炎症似乎也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科学家们比较了来自意大利、新加坡、玻利维亚和马来西亚四个不同人群的现有数据集中的炎症信号;由于他们没有直接采集血液样本,因此无法进行精确的同类比较。但论文作者、哥伦比亚大学环境健康科学副教授艾伦·科恩表示,如果在更大规模的研究中得到验证,这些发现可能表明饮食、生活方式和环境对炎症的影响大于衰老本身。“炎症衰老可能并非衰老的直接产物,而是对工业化环境的反应,”他说道,并补充说,这向像他这样的专家发出了警告,他们可能高估了炎症在全球的普遍性。“我们对炎症和衰老健康的理解几乎完全基于美国等高收入国家的研究,”西北大学生物人类学家托马斯·麦克达德说道。但他补充说,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衰老的全球差异比科学家们此前认为的要大得多……麦克达德此前曾研究过齐曼人群体的炎症,他推测非工业化地区的人群可能在生命早期接触过水、食物、土壤和家畜中的某些微生物,从而增强了他们晚年的免疫反应。 《独立报》更多报道:慢性炎症被认为会加速衰老过程,并导致各种健康问题,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关节炎、癌症、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然而,其他专家在根据这项研究得出结论之前也提出了一些警告。耶鲁大学老龄化研究中心主任维什瓦·迪普·迪克西特告诉《纽约时报》,较少接触污染的人患慢性病的几率较低并不奇怪。据《纽约时报》报道,博洛尼亚大学副教授奥雷利亚·桑托罗也对研究结果提出了警告。“虽然这两个土著群体的慢性病发病率较低,但他们的寿命往往比工业化地区的人们短,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只是还没有活到足以患上炎症衰老的年龄,”桑托罗说。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炎症的药理学教授比马尔·德赛 (Bimal Desai) 告诉《纽约时报》,这项研究“引发了有价值的讨论”,但在“我们改写炎症叙述之前”需要更多的后续研究。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