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悲伤聚集

Posted on 2025-07-04

一开始很简单,我的牌打得恰到好处。一队猫兵,排成八排,肆无忌惮地攻击。每一次攻击对手,我的生命值都会增加,滴答滴答滴答。我积累了巨大的领先优势,感觉无人能敌,直到对手快速地打出一连串牌,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我还没意识到比赛结束之前,他们就闪过“玩得开心”的表情。我看着自己的生命值急剧下降,直到耗尽,我的头像化为红色烟雾。

我坐下来再次按下播放按钮。

mtg-悲伤.jpg

万智牌(大多数人简称为 MTG)是一款集换式卡牌游戏,就像是带有巫师风格的口袋妖怪,问世 30 年来已吸引数千万玩家。传统上,这款游戏是在游戏商店里散发着肉和汗味的折叠桌上进行的。2018 年,它推出了数字版本MTG:Arena 。线下游戏和线上游戏几乎完全相同,但线上游戏拥有更多的音效和更少尴尬的社交互动。这款游戏讲述了一个关于跨越多元宇宙的法师(被称为鹏洛客)的复杂而复杂的传说,每张卡牌都配有插图,看起来就像是喷绘在漂亮的改装货车的侧面。玩家玩卡牌——抱歉,是施法——互相对抗,试图将对手的生命值降至零。规则相当简单,但会根据卡牌本身进行修改,每隔几个月就会推出新的卡牌系列,而旧的卡牌系列则会以相同的节奏退役。最终,这款游戏经历了3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几乎鲜活起来。如果你放手一搏,它就会变成一款永无止境的游戏。

这个月,我让它成为了一个。

六月初,我的母亲突然意外去世。那是一个星期天,平凡无奇,直到有一天,它变得不再寻常。一条短信,接着是一通慌乱的电话,然后是一次绝望的驾车。我就不多说了。

从那以后,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处理着令人沮丧的后勤事务,翻遍堆满30年积攒物品的房子。我父亲几年前去世了,所以现在房子里空无一人。我们正在快速完成清理工作,这是一种可怕的体验,需要瞬间做出关于别人最珍贵物品的决定。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做过一个正确的决定,部分原因是在这个令人痛苦的游戏中,没有正确的选择。

我回到家,身心疲惫,精疲力尽,基本上我所能做的就是玩魔​​术。

mtg-sudden.jpg

这根本算不上是一种逃避,真的。尽管游戏设定精妙,管弦乐悠扬,但我却无时无刻不在意识到,在经历了一天最艰难的挑战之后,我正坐在一张毛茸茸的沙发上,期盼着熟悉的游戏循环能让我放松下来,安然入睡。

每局游戏的开始都一样:你打出一张“地”牌——每回合只打出一张——它相当于游戏的货币,你可以用它施放一个咒语。第二回合,你打出第二张地牌,然后可以施放稍微好一点的咒语。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你输掉。你会输掉很多。然后你重新开始,一张地牌接着一张地牌。

一个又一个生命。

我17岁离家,迫不及待地想搬出去。我和朋友们在芝加哥威克公园附近的一套公寓里安顿下来,那里当时是艺术家和音乐家的天堂。我们俩都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真是年轻得不可思议,就独自踏上了征程。我再也没有搬回去。搬出去后不久,父母就离开了我童年的家,住进了我现在正在努力清空,并最终打算卖掉的房子。

地下室里还留着我的东西,我最先打开的就是那些盒子,重温那个几乎不记得的童年时光。此外,还有一箱又一箱的信,是几十年来父母寄来的,那时候人们还在写信。再往里走,还有一箱又一箱的信,那是他们年轻时、相爱时、分居时写的。这些信都保存了几十年——很多都保存了超过半个世纪。我想慢慢地读完它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可是时间紧迫。

有些人行动迅速,几秒钟就能取胜。有些人则反制每一招,让你恼羞成怒,最终屈服。我的风格就是在对手不断蚕食我的生命时,也不断蚕食他们的生命。一场消耗战。

mtg-burial.jpg

大多数时候,我都在慢慢地输。我的生命,一点一点地消磨。但玩得够多了,你就会越来越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学会如何让不断变化的规则对你有利,哪怕只是一点点。最终,你会在不断的失败中积累一些小小的胜利。

那一刻的感觉,即使没有好转,至少也没有恶化。

我深知,用无尽的卡牌游戏来打发时间,是逃离悲伤冰冷魔爪的一种方式。游戏中没有反制手段,也没有能从手中抽出的诡计多端的牌。当那混蛋发起攻击时,它能轻松突破所有防御。

悲伤真是个混蛋,但我早已体会过。成长于一个由无法融入主流的人构建的圈子,意味着你很早就对悲伤习以为常。你在很小的时候就尽全力筑起防御,你紧紧抓住身边的人,心怀希望。但这并不总是奏效。

现在,这肯定行不通。于是我再次按下播放键,一手新牌又发到我手里,我又开始一遍遍地磨砺人生。

不断削减、削减、削减,直到你几乎坚持不住,希望下一次削减会带来奇迹。

原文: https://dansinker.com/posts/2025-07-03-mtg-grief/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