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这篇博文是根据zoe给我换的头衔写的!
如果您想知道这背后的原因,您可以阅读我发表的引发这整件事的帖子。
所以,“养育一个孩子需要全村人共同努力”。或者,嗯,我想完整的句子应该是“养育一个孩子需要全村人共同努力”吧?总之,我显然没有任何育儿经验,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来真正评论这句话。但这句话也反映了我们成长环境对我们影响有多大。我可以谈谈这个,而且我会的。这就是这篇博文的主题。
你看过网上关于死刑的讨论吗?我保证这跟你息息相关。总之,我真遗憾地花了太多时间阅读这类讨论——那些愤怒的Reddit或YouTube评论帖,看了两三条回复就变成了无意义的吐槽。毫无例外,每当提到死刑这样的话题,你总会收到类似“哦,那些邪恶的罪犯不配活着”这样的回复。或许措辞并非如此,但总会有类似的内容。我在这里并非要争论死刑,而是想谈谈这种特定的推理方式,以及它与“举全村之力”的关系。
因为,称罪犯天生邪恶,这种说法,体现了我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人们会想:“哦,我永远不会做那种事。那个杀人犯天生邪恶,我们完全不同。”
你会,但你也不会。人们未能意识到的是,人们并非某天醒来就决定“作恶”。这是他们环境的产物。当然,我不会杀人。那是不道德的。假设我的成长经历略有不同。如果我的父母虐待我,我会怎样?如果我能轻易获得枪支,我会怎样?我是个好人,或者至少我努力这样看待自己。但你的环境,尤其是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你的性格。举一个更“现实”的例子:如果我的父母没钱,如果我开始编程时他们不支持我,我还会在这里写这个博客吗?
也许我当时没有电脑,也就意味着多年后也不会开始玩《最终幻想14》,这意味着我可能很久之后才发现自己是跨性别者,也就不会遇到现在的男朋友。当时我的精神状态很糟糕,说实话,正是这些经历拯救了我。如果我父母当时不支持我的编程爱好,我还能活到今天吗?或者如果他们当时没钱给我买电脑,我还能活到现在吗?我不知道。我愿意相信,但又不敢肯定。你的决定从来都不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你并非天生就拥有是非对错的判断力。你根据周围人的价值观构建了自己对可接受行为的参考框架。如果你唯一的人际关系模式就是虐待,你可能会认为这是常态,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你周围的人都讨厌酷儿,你也更有可能这么做。没错,你可以明确地拒绝这种说法,但这也是对你环境的反应。你的成长环境使你形成了对酷儿可接受性的看法。如果你出生在一个酷儿被忽视、从未被讨论过的地方——那么你可能最终对他们没有任何看法。
即使你明确地拒绝环境灌输给你的价值观,这种拒绝仍然是你成长环境的产物。因为当你被灌输这些理想时,你被迫采取了一种你原本可能不会采取的立场。你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很多你几乎无法控制的因素。人并非生来就是恶的,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我们都是人。这并不能为我们做出的任何错误决定开脱,但这确实意味着我们可以努力创建一个更少的人出生在导致他们做坏事的环境中的社会。将人标记为天生邪恶或善良会使他们失去人性,并使真正改善现状变得更加困难。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思是,你是怎样的人取决于你周围的每个人和每件事。
另外,我最近挺忙的,所以如果你已经跟我交换过博文或者想跟我交换,我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回复。总之,希望你觉得这篇文章还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