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制条约》已有 150 年历史!
1875年5月20日,巴黎春日,来自17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签署了《米制公约》,又称《米制条约》。
美国也是该条约的签署国,但其在社会各界的应用仍然有限。
读到这方面的新闻,嗯,说实话,有些人会很快声称美国使用公制,因为他们的常用单位是与公制相对照的。这并非事实:美制单位是专门针对国际单位制(SI)衍生单位定义的,而国际单位制才是我们今天使用的全球计量系统。如果你想吹毛求疵,那就好好吹毛求疵吧!
但假设他们是正确的,这样的观察对美国使用传统单位或转向国际单位制的利弊的讨论也毫无意义。传统单位的捍卫者会以国际单位制中这些单位的正式定义作为继续使用它们的理由,而像我这样需要维护这些单位数据库的人则不会信服。这不过是转移注意力的幌子,无论用厘米还是弗隆来衡量。
如果我告诉大多数美国人,除了特定的学术或科研场所,在零下30度的天气里穿T恤,他们肯定会觉得我傻(或者像个挪威人)。只要美国有人需要为不同的计量体系维护两套独立的工具,那么知道它们都使用国际单位制就毫无意义。如果你告诉一位美国出口商,他们国家使用公制,你肯定会听到一阵哄堂大笑,之后可能还会有一阵哭哭啼啼的哭声,而且这次哭声并非因为关税。
我们使用计量单位是为了实现互操作性,并维持对宇宙运行规律的共同理解。声称美国使用公制,只是一种迂腐的花招,即使事实如此,也偏离了主题。而这恰恰是那些人非常擅长的。
作者: Ruben Schade ,悉尼,2025 年 5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