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年后

Posted on 2025-05-11

本周,即 5 月 8 日,是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80 周年纪念日,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和最残暴的战争之一,数百万人惨遭杀害,德国大部分地区乃至整个欧洲都变成了废墟。在德国,我们简单地将其称为“战争”,每个人都知道它指的是哪场战争,尽管有些人只想让它消失在历史中,或者他们只是否认它具有毁灭性。

我可以写一篇关于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及其最终会导致什么的长文,这非常适合我们生活的时代 – 但你知道吗?我真的不想。相反,我想今天我们应该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我会带你去散步。


我住在纽伦堡(Nuremberg),这座城市在 1933 年至 1945 年纳粹政权期间发挥了特殊作用(顺便说一句,纳粹代表国家社会主义;希特勒政党的全称是NSDAP ,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 – 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它是纳粹党集会的城市,是为迫害犹太人奠定基础的纽伦堡法律签署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它也是战后纽伦堡审判的举行地。

它是 1944 年和 1945 年盟军空袭中遭受最严重打击的城市之一,大部分城市成为废墟。

战后这座城市被重建,现在没有太多东西能让我们立刻想起纳粹政权的岁月……除非我们看得更近一点,这就是我今天想做的。

斯托尔珀施泰因

无论我们在城市的哪个地方,我们都不需要走很远就能发现所发生事件的第一个提醒,但我们必须看看我们的脚,因为它们在地面上,如果你不注意它们很容易错过。

斯托尔珀斯坦1.jpg

这被称为 Stolperstein(复数 Stolpersteine,“绊脚石”)。它们遍布整个城市,甚至在许多德国和欧洲城市。它们是艺术家 Gunter Demnig 的一个艺术项目。每一个斯托尔珀斯坦都是手工制作的,并放置在成为国家社会主义独裁受害者的人们家门前的人行道上。

这个特殊的斯托尔珀斯坦可以在一条完全正常的街道上一栋完全不起眼的公寓楼前面找到。上面的铭文写着

这里住过
亚当·施温德
出生于 1899 年
1936 年被捕
1937 年被定罪 175 美元
监禁和
各种KZ
1944 毛特豪森/古森
解放了
死亡 1945 年 5 月 11 日

$175 是将同性恋定为犯罪的段落。 KZ 的意思是 Konzentrationslager(集中营),毛特豪森/古森是奥地利的一个集中营。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人在监狱和不同的集中营里度过了近十年,但他都活了下来。解放没几天,他就去世了,恰巧是80年前的今天。

战后建筑

我已经提到过,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区在战争的最后几天被摧毁。最严重的爆炸事件发生在 1945 年 1 月 2 日,当时市中心遭到袭击,造成数千人死亡,数万人无家可归。这是 1945 年这座城市的面貌( 来源):

纽伦堡遗址二战后.jp

如今,这座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建筑按原样修复,但很多建筑是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新建的。因此,如果您知道 20 世纪 50 年代战后建筑的样子,您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市的哪些部分被摧毁,哪些部分幸免。

建筑1.jpg

这是世纪之交(1900 年)左右的建筑。随着工业革命,这座城市的发展超出了旧城墙的限制,因此在历史悠久的市中心之外,您可以找到许多具有这种特殊建筑风格的住宅区。这些建筑物在爆炸中幸存下来,感谢上帝,它们确实如此,因为它们看起来绝对令人惊叹。

但如果我们真的只是转身并朝相反的方向看同一条街道,那么它看起来就是这样的:

建筑2.jpg

那是 20 世纪 50 年代的建筑。这些建筑物的建造没有任何过去华丽的装饰,因为它们需要快速建造并且需要实用。

您还经常可以在建筑物的侧面看到这样的铭文:

建筑3.jpg

两者都说这些建筑分别于 1957 年和 1949-50 年重建。

如果你看旧照片,你可以去同一个地方看看之前/之后。你看这个广场,这就是Egidienplatz(左图取自本书):

建筑4.jpg

您可以通过骑手的雕像(描绘威廉一世皇帝)看出这是同一个广场,该雕像在战争中幸存下来并且仍然在同一个地方。但这些建筑物完全不同,因为它们没有幸存下来,而是被重建的。你可能还会注意到,旧照片中的装饰在今天看起来有点……不舒服。

(我还找到了这张 1945 年拍摄的广场照片。这是 80 年后的相同景色。)

然而,有些东西从未重建,并保持原样:

凯瑟琳废墟.jpg

这些是Katharinenkirche(圣凯瑟琳教堂)的废墟。这是一座建于中世纪时期的古老修道院的教堂。教堂于 1297 年落成,一直矗立到 1945 年,在空袭中几乎完全被毁,只留下外墙。如今,这些废墟在夏季被用来举办露天活动,经常举办音乐会、戏剧表演或经典电影放映。

修道院的其余部分情况稍好一些,经过修复,现在成为城市图书馆的一部分,这是我在这座城市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主犹太教堂

犹太教堂1.jpg

这是汉斯萨克斯广场(Hans-Sachs-Platz),距离历史悠久的市中心的主要城市广场仅几步之遥。战前,纽伦堡有相当大的犹太社区,全市有多个犹太教堂。这是 Hauptsynagoge(主犹太教堂)的位置。但犹太教堂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它在 1938 年被纳粹拆毁,有趣的是甚至在同年晚些时候的 11 月大屠杀之前。这个广场上的其余建筑物在战争期间被毁,现在这个广场上的所有建筑物都是战后建造的。

红色建筑的右侧是犹太教堂的一个小纪念馆,我走过一百次都没有真正注意到它,直到我找到它拍这张照片。

synagoge2.jpg

这是广场在战前的样子,犹太教堂仍然矗立着——它一定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 (来源)

犹太教堂3.jpg

防空洞

战争开始时,城市各处都修建了防空洞。而且由于防空洞是巨大的物体,墙壁非常厚,它们在破坏中幸存下来(自然地)并且之后也没有被拆除,所以它们仍然在这里。你只需要知道去哪里寻找……

地堡1.jpg

这个入口位于城墙前的一片草地上。如果您经过它,您可能会想知道它通向哪里,然后可能会忘记它。也许这是地铁的杂物间,就在右侧街道下方?

嗯,它实际上是防空洞的入口。走下这一段楼梯后,有一扇门,又是另一段楼梯,遮蔽处一直延伸到草丛和铺好的道路下,一直延伸到图中两位老太太身后的小房子。

如今,它被用作当地乐队的排练空间,里面有许多排练室,这对于这样的建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用途。

地堡2.jpg

乍一看,这可能看起来像一栋普通的公寓楼,那是因为它在 90 年代末进行了翻修和重新设计。但它实际上也是一个防空洞,只不过不是建在地下的。城里有很多这样的高层避难所,这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我们从另一边看,就会更明显地看出它确实是一个防空洞:

地堡3.jpg

有时您还可以在建筑物旁边的人行道上找到类似的东西。 “Luftschutz”的意思是“防空袭”,它让我们知道这所房子的地下室也用作防空洞。

地堡4.jpg

炸弹。这么多炸弹

战争中还有一项遗产虽然不是立即可见的,但新闻中经常提醒我们:未引爆的炸弹。

数千枚炸弹被投向这座城市,但并非所有炸弹都爆炸了,而且许多炸弹从未被发现,因为它们消失在所有瓦砾下或过度生长的植被下,因此它们只是留在了掉落的地方。直到今天他们仍然如此。

然而,我们会定期提醒它们的存在,因为每当有建筑工地时,很有可能会发现二战时期的旧炸弹,然后必须疏散附近地区并拆除炸弹的引信。这种情况一年会发生几次,最后一次是在十二月发现的。 1000人必须在短时间内疏散,而且像通常的情况一样,毫无问题地被解除了。尽管几年前在慕尼黑的挖掘工作中发生了爆炸,但这些东西即使在几十年后仍然很危险。

我曾经读过纽伦堡市长的采访,他估计全市各地可能还藏有多达一千枚未爆炸的炸弹。仍然全副武装,仍然充满炸药,仍然危险,生锈腐烂。 2012年,同样在慕尼黑,一枚炸弹无法拆除,不得不在现场引爆。维基百科上有一段视频,而且……这是一次严重的爆炸。这只是一枚炸弹爆炸!

因此,当我从这座城市的短暂旅行回到家时,我想知道我今天不知不觉地走过了多少个炸弹,以及离我家最近的一个有多近。它可能在数百米之外,但也可能就在我的后院。最好不要想太多。

战争可能在一生前就结束了,但它留下的一些伤疤却比这更久远。因此,尽管有一些非常响亮的声音说相反的声音,但我相信重要的是要记住并保持记忆,并尽可能地反抗法西斯意识形态,这样类似的事情就不会再发生了。


为了不让我们以如此压抑的心情结束,而且因为天气真的很好,我想我也应该分享一些我一路上拍的照片,希望能再次缓解心情。

这就是Weissgerbergasse,一条位于历史悠久的市中心的街道,在战争中幸存下来,成为整个城市最美丽的街道。

魏斯格伯格巷.jpg

这是城堡的俯视图,以及从上面可以看到的城市全景。

burg1.jpg

burg2.jpg

哦,还有一件事。我有件事要坦白。

这不是散步。

我们骑自行车去的:)

burg3.jpg

原文: http://82mhz.net/posts/2025/05/the-end-of-world-war-ii-80-years-later/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Stol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