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埃隆马斯克没有完成建造超级高铁的想法

Posted on 2022-04-25

fa99f9b0-c477-11ec-ade6-c28af62c01dd

fa99f9b0-c477-11ec-ade6-c28af62c01dd

早在 2013 年,埃隆·马斯克就首次提出了在城市之间建立高速超级高铁运输系统的想法,但他把这个想法留给了其他公司来进一步发展这个想法。快进到 2017 年,马斯克宣布将建立一个超级高铁系统,从纽约到华盛顿特区的路线开始。现在,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The Boring Company 将在“未来几年”尝试建造一个有效的超级高铁。

提醒一下,超级高铁是一个系统,它通过低压管道以高达 800 MPH 的速度运行载有乘客或货物的吊舱。这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想法,但在实践中从未被证明能以接近这些速度的速度运行。

马斯克指出,超级高铁将是从一个城市中心到另一个城市中心的最快方式,距离小于 2,000 英里,而星际飞船的速度更快,可用于长途旅行。他还指出,“地下隧道不受地表天气的影响(地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如果飓风在地表肆虐,超级高铁也没关系。你甚至不会注意到。”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Boring Co 将尝试建立一个可以运行的 Hyperloop。

从已知的物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从一个城市中心到另一个城市中心的最快方式,距离小于约 2000 英里。 Starship 对于长途旅行来说更快。

– 埃隆马斯克 (@elonmusk) 2022 年 4 月 24 日

事实上,正如TechCrunch指出的那样,例如,当塞纳河水位很高时,巴黎地铁很容易发生洪水,而纽约地铁系统在桑迪飓风期间也被洪水淹没。不过,也许超级高铁可以设计成防洪的。

与此同时,马斯克于 2016 年底创立了 Boring Company,旨在为汽车和高速列车高效挖掘隧道。该公司最近收到了一笔巨额现金注资,估值约为 57 亿美元,但除了拥有 1.7 英里隧道的拉斯维加斯 LVCC Loop之外,它还没有完成任何重大项目。 (它已经宣布,但搁置或取消了其他几个项目)。

超级高铁将增加马斯克的筹码,其中可能包括以 430 亿美元收购 Twitter。目前还不清楚马斯克在发表这样的声明时有多认真。

hyperloop 和 The Boring Company 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一旦公司完成Prufrock-3的开发,它可能会变得更加实用,该机器据说每天能够挖掘 7 英里的隧道。这比该公司目前每周只能挖一英里隧道的 Prufrock-2 机器快约 50 倍。

原文: https://www.engadget.com/elon-musk-isnt-done-with-the-idea-of-building-a-hyperloop-101108128.html?src=rss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