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复古可视化:拥有 100 万居民的世界城市 (1800–1930)

Posted on 2024-01-21

下面的复古可视化是德文的,出版于 1930 年。有关完整的解释,请阅读随附的文章。

我们的复古可视化系列图表显示了 1800 年至 1930 年间拥有 100 万居民的世界城市。

拥有至少 100 万居民的世界城市(1800-1930 年)

该图表是我们的Vintage Viz系列中的最新图表,它呈现了历史可视化以及理解它们所需的上下文。

过去 300 年来世界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如今已是众所周知。关于它如何发生、为何发生、为何不同寻常,以及三个世纪以来首次人口下降的幽灵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已有越来越多的文章。

然而,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过去的人们——那些生活在这一繁荣早期浪潮中的人们——对他们所目睹的一切感到着迷。

这方面的证据来自今天的老式可视化,表明多年来拥有至少一百万居民的世界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上面的象形图是奥地利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奥托·纽拉特(Otto Neurath ,1882-1945 年)制作的,可以在他 1930 年出版的《社会与经济》一书中找到。

1800 年至 1930 年间世界人口翻了一番

1800年,世界人口首次突破10亿。

在接下来的 130 年里,这个数字翻了一番,超过了 20 亿。

第二次农业革命的特点是大量的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产出的增长超过了人口的增长,是人口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在上面的象形图中,一个剪影表示一百万居民,这种指数人口增长变得更加生动。

例如,在 1800 年,根据创建者的估计,仅伦敦就有至少 100 万居民。一个世纪后,现在有 15 个城市拥有同样的数字。三十年后,全球有 37 个城市拥有 100 万居民。

年 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
1800 1
1900年 15
1930年 37

重要的是,上述数据是基于一个世纪前的估计,并不包括 1800 年的北京(当时的英文为 Peking)。历史学家现在一致认为,这座城市有超过 100 万居民,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当时的世界城市。

另一个日益明显的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城市化——粮食过剩使大部分人口从农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其他技能和贸易的专业化,进而导致城市中心的集会。

同一本书中的其他可视化内容涵盖了移民、原住民、劳工、宗教、贸易和自然资源,反映了创作者对个人社会生活及其福祉的兴趣。

奥托·纽拉特是谁?他的遗产是什么?

考虑到我们今天如何绘制人口数据,这种老式的可视化可能看起来非常简单,甚至简单化。但创始人奥托·纽拉特 (Otto Neurath) 和他的妻子玛丽 (Marie) 是视觉传达领域的先驱。

他们的显着成就之一是创建了维也纳图解统计方法,该方法旨在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统计信息,这是现代信息图表的先驱。

纽拉特人相信使用清晰简单的视觉语言向广大受众传达复杂的信息,这种方法为现代信息设计奠定了基础。

他们在纳粹政权崛起期间逃离奥地利,在包括英国在内的各个国家度过了晚年。奥托·纽拉特 (Otto Neurath) 对平面设计、视觉传达和语言哲学的影响经久不衰,他的遗产至今在这些领域仍然得到认可。

复古可视化:拥有 100 万居民的世界城市(1800-1930)首先出现在Visual Capitalist上。

原文: 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vintage-viz-world-cities-one-million-residents/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