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400个“科技乌托邦”避难所考虑建立新的加密货币友好州

Posted on 2025-09-01

政府_64.png

据彭博社报道,“目前已有近400名学生来到森林城市,学习从编程到关于国家地位的非传统理论等各种知识,其中许多是企业家。” “他们正在构建加密货币项目,锻炼体格,并测试共同的意识形态——而不仅仅是共同的领土——是否能够凝聚一个社区。” 他们来到森林城市就读网络学校 (Network School),这是前Coinbase Inc.高管、《网络国家》(The Network State)作者巴拉吉·斯里尼瓦桑(Balaji Srinivasan)的创意。在这个曾经设想容纳约50倍于当前人口的巨型项目中,他们正在进行一场现实生活中的实验,以验证斯里尼瓦桑的“创业社会”愿景。这种社会的定义并非基于历史地域,而是基于对科技、加密货币和宽松监管的共同信念……上午进行产品冲刺和编程;下午参加研讨会,探讨从明治维新到新加坡的治国之道以及去中心化治理机制等主题。据接受彭博社采访的六名学生称,客座讲座既是技术深度探讨,也是意识形态说教。该校园也反映了硅谷对长寿和健康的迷恋,甚至包括商业级健身房和专门设计的锻炼计划。学生们遵循高蛋白饮食……在 2008 年与他人共同创立 DNA 检测初创公司 Counsyl 并担任首席技术官之后,斯里尼瓦桑在风险投资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工作了五年,先是担任普通合伙人,然后担任董事会合伙人。根据他的领英个人资料,他于 2018 年加入 Coinbase 担任首席技术官,当时这家加密货币交易所收购了他所负责的一家投资组合公司,并在一年多后离开。2013 年,斯里尼瓦桑在 Y Combinator 创业学校的一次演讲中,向更广泛的受众阐述了他所看到的一些现代民族国家与创新之间的根本冲突的观点。在演讲中,他主张硅谷“最终退出”美国,认为美国已经过时,并且对创新者充满敌意。其核心思想是:如果你所生活的社会已经崩溃,为什么不干脆“退出”并创建一个新的社会呢?2022年出版的《网络国家:如何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扩展了斯里尼瓦桑的“退出”概念,概述了意识形态一致的网络社区如何利用加密和数字工具建立新的去中心化国家。他表示,网络国家可以在地理上分散,并通过互联网和区块链连接在一起,其目标是获得外交认可……在2023年9月的“禅宗时刻”播客中,他概述了“灰色部落”(企业家、创新者和思想家)如何利用各种策略,例如与当地警方结盟,从“蓝调部落”手中夺回旧金山的控制权。据斯里尼瓦桑所说,这项努力将涉及夺回领土控制权,他本人并不主张暴力。 “选举不过是锦上添花,”他说。“选举不过是你对街道全面控制的体现。” 就读网络学校的费用“起价为每月1500美元,包括住宿和伙食,适用于选择合租的学生。”

twitter_icon_large.png facebook_icon_large.png

在 Slashdot 上阅读更多内容。

原文: https://yro.slashdot.org/story/25/09/01/0047230/400-tech-utopian-refuges-consider-new-crypto-friendly-state?utm_source=rss1.0mainlinkanon&utm_medium=feed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g Technology
  • Bits about Money
  • Brandon Skerritt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ardThat Blog
  • Henrique Dias
  • Herman Martinu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 Haoyi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ggie Appleton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aval Ravikant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ph Ango
  • Stephen Wolfram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