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搞英语 → 看世界

翻译英文优质信息和名人推特

Menu
  • 首页
  • 作者列表
  • 独立博客
  • 专业媒体
  • 名人推特
  • 邮件列表
  • 关于本站
Menu

2022年最具价值品牌100强

Posted on 2022-10-28

查看此图形的更高分辨率版本。

显示 2022 年最有价值品牌的信息图

2022年最具价值品牌100强

查看此图形的更高分辨率版本。

鉴于品牌的隐喻性,确定品牌的财务价值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尽管品牌是无形的,但很难否认一个强大的品牌在提高公司利润方面的有效性。

考虑到这一点,Brand Finance 承担了在其年度全球 500 强报告中确定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的挑战。上图使用最新版报告中的数据,突出显示了 2022 年最有价值的 100 个品牌。

编者按:该排名衡量品牌的价值,可以将其视为与营销相关的无形资产,在消费者心目中创造品牌标识和声誉。它试图用财务术语来衡量这一点,计算品牌对拥有它的公司的价值。有关方法、计算和采购的更多信息,请转到本文底部。

最有价值品牌的全面细分

自去年的报告以来,苹果公司以 35% 的增幅继续蝉联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的榜首,品牌总价值为 3351 亿美元。

这是自 2007 年以来每年发布的全球 500 强报告历史上记录的最高品牌价值。

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美国,现在超过50%的运营智能手机是 iPhone。

以下是该报告列出的100 个最有价值品牌的完整列表:

秩 牌 2022 年品牌价值 ($B) 国家 部门
1 苹果 355.1 美元 美国 技术与服务
2 亚马逊 350.3 美元 美国 零售和消费品
3 谷歌 263.4 美元 美国 媒体和电信
4 微软 184.2 美元 美国 技术与服务
5 沃尔玛 111.9 美元 美国 零售和消费品
6 三星集团 107.3 美元 韩国 技术与服务
7 Facebook 101.2 美元 美国 媒体和电信
8 中国工商银行 75.1 美元 中国 银行与保险
9 华为 71.2 美元 中国 技术与服务
10 威瑞森 69.6 美元 美国 媒体和电信
11 中国建设银行 65.5 美元 中国 银行与保险
12 丰田 64.3 美元 日本 汽车
13 微信 62.3 美元 中国 媒体和电信
14 中国农业银行 $62.0 中国 银行与保险
15 奔驰 60.8 美元 德国 汽车
16 国家电网 60.2 美元 中国 能源与公用事业
17 德国电信 60.2 美元 德国 媒体和电信
18 抖音/抖音 $59.0 中国 媒体和电信
19 迪士尼 57.1 美元 美国 媒体和电信
20 家得宝 56.3 美元 美国 零售和消费品
21 中国平安 54.4 美元 中国 银行与保险
22 淘宝 53.8 美元 中国 零售和消费品
23 壳 49.9 美元 英国 能源与公用事业
24 中国银行 49.6 美元 中国 银行与保险
25 天猫 49.2 美元 中国 零售和消费品
26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47.0 美国 媒体和电信
27 腾讯 46.7 美元 中国 媒体和电信
28 特斯拉 $46.0 美国 汽车
29 星巴克 45.7 美元 美国 食品与饮料
30 安联集团 45.2 美元 德国 银行与保险
31 阿美公司 43.6 美元 沙特阿拉伯 能源与公用事业
32 茅台 42.9 美元 中国 食品与饮料
33 大众汽车 $41.0 德国 汽车
34 中国移动 40.9 美元 中国 媒体和电信
35 NTT集团 40.7 美元 日本 媒体和电信
36 麦当劳 39.7 美元 美国 食品与饮料
37 三菱集团 39.2 美元 日本 汽车
38 UPS 38.5 美元 美国 能源与公用事业
39 宝马 37.9 美元 德国 汽车
40 好市多 37.5 美元 美国 零售和消费品
41 美国银行 36.7 美元 美国 银行与保险
42 万宝路 36.3 美元 美国 零售和消费品
43 口音 36.2 美元 美国 技术与服务
44 可口可乐 35.4 美元 美国 食品与饮料
45 花旗 34.4 美元 美国 银行与保险
46 保时捷 33.7 美元 德国 汽车
47 Instagram 33.5 美元 美国 媒体和电信
48 劳氏 33.4 美元 美国 零售和消费品
49 耐克 33.2 美元 美国 零售和消费品
50 联合医疗 32.9 美元 美国 卫生保健
51 无限 31.3 美元 美国 媒体和电信
52 追赶 30.1 美元 美国 银行与保险
53 富国银行 30.1 美元 美国 银行与保险
54 德勤 29.8 美元 美国 技术与服务
55 中国石油 29.7 美元 中国 能源与公用事业
56 网飞 29.4 美元 美国 媒体和电信
57 甲骨文 29.1 美元 美国 技术与服务
58 摩根大通 28.9 美元 美国 银行与保险
59 五粮液 28.7 美元 中国 食品与饮料
60 目标 28.3 美元 美国 零售和消费品
61 本田 28.2 美元 日本 汽车
62 中建 27.4 美元 中国 能源与公用事业
63 美国运通 27.2 美元 美国 银行与保险
64 京东 27.2 美元 中国 零售和消费品
65 签证 27.1 美元 美国 银行与保险
66 思科 26.6 美元 美国 技术与服务
67 CVS 26.2 美元 美国 零售和消费品
68 联邦快递 $26.0 美国 能源与公用事业
69 英特尔 25.6 美元 美国 技术与服务
70 中国石化 25.2 美元 中国 能源与公用事业
71 住友集团 25.1 美元 日本 技术与服务
72 现代集团 $25.0 韩国 汽车
73 SK集团 24.4 美元 韩国 媒体和电信
74 招商银行 24.4 美元 中国 银行与保险
75 三井 24.3 美元 日本 能源与公用事业
76 福特 24.2 美元 美国 汽车
77 光谱 24.1 美元 美国 媒体和电信
78 塔塔集团 23.9 美元 印度 能源与公用事业
79 YouTube 23.9 美元 美国 媒体和电信
80 中国人寿 23.9 美元 中国 银行与保险
81 路易威登 23.4 美元 法国 零售和消费品
82 安永 23.2 美元 英国 技术与服务
83 普华永道 23.2 美元 美国 技术与服务
84 阿里巴巴 22.8 美元 中国 零售和消费品
85 优步 22.8 美元 美国 技术与服务
86 西门子集团 22.4 美元 德国 能源与公用事业
87 戴尔科技 22.2 美元 美国 技术与服务
88 万事达 21.4 美元 美国 技术与服务
89 IBM 21.4 美元 美国 技术与服务
90 雀巢 20.8 美元 瑞士 食品与饮料
91 LG集团 20.8 美元 韩国 技术与服务
92 百事可乐 20.7 美元 美国 食品与饮料
93 台积电 20.5 美元 中国 技术与服务
94 索尼 19.8 美元 日本 技术与服务
95 通用电气 19.7 美元 美国 能源与公用事业
96 中国铁建 19.7 美元 中国 能源与公用事业
97 沃尔格林 19.7 美元 美国 零售和消费品
98 沃达丰 19.5 美元 英国 媒体和电信
99 阿尔迪 19.2 美元 德国 零售和消费品
100 红细胞 $19.0 加拿大 银行与保险

在苹果之后,紧随其后的是亚马逊,品牌价值为 3503 亿美元。这并不奇怪,因为这家科技巨头经常发现自己在排名中与苹果并驾齐驱,甚至在之前的报告版本中排名第一。

另一个值得强调的品牌是TikTok 。这家社交媒体公司的品牌价值同比增长215% ,成为整个榜单中增长最快的品牌。

从 2019 年到 2021 年,该平台的用户群猛增,在短短两年内从 2.914 亿增长到6.559 亿。根据Insider Intelligence的预测,如果这种增长继续下去,到 2025 年,TikTok 的用户可能会达到近10 亿。

最有价值的行业

名单上超过三分之一的品牌属于技术和服务领域。加起来,该类别的品牌价值为2 万亿美元。

部门 品牌价值 前 100 名的百分比
技术与服务 2.0 万亿美元 36.8%
媒体和电信 1.0 万亿美元 19.2%
零售和消费品 9100 亿美元 16.8%
银行与保险 6340 亿美元 11.7%
能源与公用事业 4110 亿美元 7.6%
汽车 4000亿美元 7.4%
卫生保健 330 亿美元 0.6%

媒体是第二大最有价值的行业——前 100 名品牌中有19%属于媒体和电信行业,包括谷歌、Facebook 和微信。

COVID-19 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因为在全球大流行期间媒体消费量增加。例如,在 2021 年前九个月,Snapchat 的每日使用量增长了77% 。尽管对用户的吸引力有所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实世界再次争夺注意力,广告商因经济衰退的紧张情绪而开始隐瞒该应用程序,该公司现在感受到了刺痛。

随着全球流行病限制逐渐消失,全球经济衰退的低语威胁全球经济增长,明年的报告可能会看到品牌价值发生一些重大变化。

有价值品牌的地理分布

在查看这些品牌的所在地时,我们发现在排名前 100 的品牌中,美国和中国占据了 75 个。更令人惊讶的是,仅 6 个国家就占了名单的95% 。

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成长体现在这个可视化中。作为一个比较点,十年前,只有六家中国公司进入了Brand Finance的百强榜单,并且没有一家进入品牌价值前30名。

各国最具价值品牌

有趣的是,欧洲国家仅占榜单的13% ,这证明了欧洲在过去几十年中的经济主导地位已经下降了多少。

早在 1960 年代,欧洲的 GDP 就占世界总 GDP 的近三分之一。但到 2017 年,这一比例已降至 16%。根据丹佛大学帕迪中心的预测,到 2100 年,欧盟在全球 GDP 中的份额预计将下降到10% 。

当然,如果历史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就是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很多东西都会发生变化。任何人都在猜测,未来几十年这样的排名会是什么样子。

这些数据来自哪里?

资料来源:Brand Finance全球 500 强报告

重要提示:上面显示的值是品牌价值计算,而不是市值。请参阅下面的更多细节。

品牌价值如何计算?简单来说,计算“品牌价值”的方法是一个公式,如下所示:

品牌强度 (BSI) x 品牌版税率 x 品牌收入 = 品牌价值

品牌实力指数 (BSI) 着眼于品牌投资、品牌资产和品牌绩效。品牌特许权使用费按行业确定。最后,预测品牌特定收入是根据归属于相关品牌的母公司收入比例确定的。品牌价值本身折现为净现值。

我们建议您访问报告的第 94 页和第 99 页以查看该方法的完整说明。

2022 年最具价值品牌 100 强一文首次出现在Visual Capitalist上。

原文: 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top-100-most-valuable-brands-in-2022/?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op-100-most-valuable-brands-in-2022

本站文章系自动翻译,站长会周期检查,如果有不当内容,请点此留言,非常感谢。
  • Abhinav
  • Abigail Pain
  • Adam Fortuna
  • Alberto Gallego
  • Alex Wlchan
  • Answer.AI
  • Arne Bahlo
  • Ben Carlson
  • Ben Kuhn
  • Bert Hubert
  • Bits about Money
  • Brian Krebs
  • ByteByteGo
  • Chip Huyen
  • Chips and Cheese
  • Christopher Butler
  • Colin Percival
  • Cool Infographics
  • Dan Sinker
  • David Walsh
  • Dmitry Dolzhenko
  • Dustin Curtis
  • eighty twenty
  • Elad Gil
  • Ellie Huxtable
  • Ethan Dalool
  • Ethan Marcotte
  • Exponential View
  • FAIL Blog
  • Founder Weekly
  • Geoffrey Huntley
  • Geoffrey Litt
  • Greg Mankiw
  • Henrique Dias
  • Hypercritical
  • IEEE Spectrum
  • Investment Talk
  • Jaz
  • Jeff Geerling
  • Jonas Hietala
  • Josh Comeau
  • Lenny Rachitsky
  • Liz Danzico
  • Lou Plummer
  • Luke Wroblewski
  • Matt Baer
  • Matt Stoller
  • Matthias Endler
  • Mert Bulan
  • Mind Matters
  • Mostly metrics
  • News Letter
  • NextDraft
  • Non_Interactive
  • Not Boring
  • One Useful Thing
  • Phil Eaton
  • Product Market Fit
  • Readwise
  • ReedyBear
  • Robert Heaton
  • Rohit Patel
  • Ruben Schade
  • Sage Economics
  • Sam Altman
  • Sam Rose
  • selfh.st
  • Shtetl-Optimized
  • Simon schreibt
  • Slashdot
  • Small Good Things
  • Steve Blank
  • Taylor Troesh
  • Telegram Blog
  • The Macro Compass
  • The Pomp Letter
  • thesephist
  • Thinking Deep & Wide
  • Tim Kellogg
  • Understanding AI
  • Wes Kao
  • 英文媒体
  • 英文推特
  • 英文独立博客
©2025 搞英语 → 看世界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