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YouTube上观看
在Spotify或Apple Podcasts上收听
我和中国专家聚在一起了解他对中美竞争新阶段的看法。两国都在利用贸易政策、出口管制和产业战略来改变全球力量平衡。就在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对稀土及相关技术实施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限制。然而,中美经济仍然紧密相连。我和乔丹坐下来探讨这个问题。
跳到最精彩的部分
( 01:34 )美国和中国的脱钩解释
( 08:51 )解读10月9日“稀土规则”
( 14:23 )脱钩是避免武器化的策略吗?
( 26:03 )人工智能领域的既有者尚未站稳脚跟
( 43:14 )想象中美关系的改善
谈话记录:
为了配合本周关于中美脱钩的讨论,我们整理了一系列简短的研究笔记。这些数据和发展概述了贸易、技术和能源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下一步值得关注的领域。
-
稀土。中国控制着约70%的稀土矿开采、约90%的稀土精炼和分离以及约93%的高强度磁体生产;自12月1日起,稀土含量≥0.1%的产品必须获得出口许可证;目前17种稀土金属中有12种受到限制;许可证审批可能需要长达45个工作日;短期内电动汽车价格可能上涨约500-1500美元。
-
芯片。Nvidia的 GPU 周期改为一年;美国法规在 2025 年收紧,随后放松,对中国市场的销售进行收入分成;中国的应对措施是引导买家购买国产芯片;中芯国际通过 DUV 多重曝光技术生产 7 纳米芯片,每月产量仅为数万片;华为 Ascend 芯片的采用率正在增长。
-
人工智能模型。中国开发者在开源模型发布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到2025年,顶级封闭模型和顶级开放模型之间的差距在关键基准测试中缩小至个位数;许多最常用的开放模型现在都来自中国。有趣的是,似乎就连一些领先的美国公司也选择中国的开源模型。Airbnb 的 Brian Chesky 刚刚表示,他的公司“严重依赖”阿里巴巴的 Qwen 模型。
-
制造业。电动汽车战略被描述为“扩大规模、涌入、淘汰”;中国每年出口约700万辆汽车,两年内占据了英国约30%的市场份额;机器人技术部署已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但许多精密零部件仍来自日本和欧洲。
-
能源。中国拥有庞大的能源储备,并正在大力发展太阳能、储能和数据中心电力;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可能达到400至600太瓦时。
控制措施和解决方法
出口管制和设备限制在技术前沿领域最为有效。美国、日本和荷兰采取的协调措施阻碍了中国获得最先进的计算和半导体制造设备。
低于这一边界,影响就会减弱。中国已经适应了这种变化,依靠“足够好”的芯片,改进封装和集成,开发国产设计工具,并通过友好的中间商重新安排供应。即使没有尖端投入,这些措施也维持了部署的进展。
两个体系如今正在同步调整。美国和中国正在大力投资本地制造和包装产能,收紧投资和资本规则,并筛选外流。其结果并非孤立,而是重复:两个为了增强韧性而构建的部分镜像生态系统。
值得一读的观点
-
斯科特·贝森特访谈。盟军应对稀土危机,定向回流,价格下限和战略储备;对有时限目标保持警惕。(点击此处阅读)
-
郭怡广,《大清算》。绩效合法性;中国作为现代化的主要缔造者;西方应衡量成果,并汲取教训,切勿否认。(点击此处阅读)
-
ChinaTalk 对合成钻石的分析。为什么实验室培育钻石的控制对晶圆切片、光学和热管理至关重要;由于存在其他生产商,其影响力确实存在,但并非绝对。(点击此处阅读)
-
丰饶与中国,播客,以及王丹。国家能力的富足框架、尾部情景的风险定价,以及在不引入意识形态的情况下学习中国速度。(点击此处阅读和收听)
感谢阅读!
原文: https://www.exponentialview.co/p/inside-the-us-china-decoupling